双棹飘飘逐急流,青衫独自立沙头。
明朝矫首东云外,须忆云峰是胜游。
双棹飘飘逐急流,青衫独自立沙头。
明朝矫首东云外,须忆云峰是胜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舟独行于急流之上的画面,诗人以第三人称视角,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孤独与向往。首句“双棹飘飘逐急流”,运用拟人手法,将划船的动作描绘得生动活泼,仿佛两支轻盈的翅膀在水面上翩翩起舞,追逐着湍急的水流。这种动态的描绘,既展现了行舟的轻快,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渴望。
接着,“青衫独自立沙头”一句,通过服饰和地点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形象。青衫,古代文人常穿的衣裳,此处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身份,更暗含了他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品格的意象。而“立沙头”的动作,则将人物置于自然之中,与天地相接,更加凸显了孤独感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
后两句“明朝矫首东云外,须忆云峰是胜游”,则由眼前的景象转向对未来旅程的憧憬与期待。诗人想象着明日抬头望向东方云海,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向往。这里的“云峰”不仅是地理上的山峦,更是象征着精神上的追求与超越。诗人提醒自己,无论未来的旅途如何,都应记得这次旅行的美好,它如同一幅珍贵的画面,值得铭记在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文人在旅途中面对孤独与向往的复杂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护山之心。
有时随龙去东海,倏焉永宇团秋阴。
英英不来入我牖,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贯日色流玉虹,或漏雷声堕天狗。
山人学禅草庵里,静看白云朝暮起。
此心欲与云俱闲,又逐溪风过溪水。
纷纷武士尚操戈,格斗东南未决何。
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为玉烛,四海皆阳和。
云兮云兮如擘絮,奈尔东流复如注。
山人秪在玉山中,长绕山人草庵住。
长相思,小山下。
蘼芜秋深没行路,王孙年年归不去。
江南木落天色寒,鸿雁沧波连日暮。
我思昔兮金佩环,美人座上花如颜。
紫芝丛桂纷两间,下有流水清潺湲。
吹笙鼓瑟心长閒,别来岁久鬓发斑。
青云猿鹤不可以企及,魂飞梦往愁乡关。
长相思,何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