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速成佛,祇学无生忍。
非常省心力,当时烦恼尽。
七宝藏门开,智慧无穷尽。
广演波罗蜜,无心可鄙吝。
祇恐着有人,愚痴自不信。
欲得速成佛,祇学无生忍。
非常省心力,当时烦恼尽。
七宝藏门开,智慧无穷尽。
广演波罗蜜,无心可鄙吝。
祇恐着有人,愚痴自不信。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高僧庞蕴之手,深含佛法精义。开篇“欲得速成佛,祇学无生忍”表达了对快速达到佛果境界的渴望,以及学习和实践无生法门(即不生不灭的真理)的重要性。无生忍是佛教中菩萨修行的一种方式,指的是对于万象皆空、无有生死之见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接着,“非常省心力,当时烦恼尽”说明了这种实践能够带来极大的心灵解脱,减少内心的烦恼和困扰。"七宝藏门开,智慧无穷尽"则描绘了一旦达到这样的境界,七种珍贵的佛法宝藏(即佛教中的七宝)便会向修行者敞开,而智慧也将无边无际。
下片“广演波罗蜜,无心可鄙吝”指的是广泛地宣扬和实践六度万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种修行中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不再执着于个人之见,自然也就没有了鄙吝之心。
结尾“祇恐着有人,愚痴自不信”则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担心有些人由于愚昧和不理解而不能相信这一真理,从而错过了修行成佛的良机。这句话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传播佛法的热情与急切。
整首诗偈通过对佛教修行方法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深刻理解和向往成就佛果的心境,同时也强调了实践佛法的重要性。
瑶峰玉树玛瑙坡,宝祐墨本来宣和。
天山羝乳纥干雀,此景此意将如何。
御笔中题福王字,生绡上遣龙图志。
凤山日永万机轻,廊庙几人同受赐。
天人想像冰雪颜,好文亦自非等閒。
诏书屡表濂洛辈,词翰却在陈隋间。
三百年来惊物换,散落尘寰充一玩。
摩挲为赋怀古篇,安得虹光射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