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觚棱曙色微,五更三点听朝鸡。
门开凤阙鸣鞭肃,驾备鸾舆簇仗齐。
玉座衮衣银烛烂,金罂汤饵翠帘低。
小臣簪笔还朝晚,路绕芙蓉小苑西。
紫禁觚棱曙色微,五更三点听朝鸡。
门开凤阙鸣鞭肃,驾备鸾舆簇仗齐。
玉座衮衣银烛烂,金罂汤饵翠帘低。
小臣簪笔还朝晚,路绕芙蓉小苑西。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文楼早朝柬程邦民诸公》描绘了清晨紫禁城中的皇家早朝景象。首句“紫禁觚棱曙色微”以黎明时分淡淡的曙光照在宫墙的觚棱上,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接着,“五更三点听朝鸡”写出了凌晨时分,报晓的鸡鸣声已经响起,暗示着早朝即将开始。
“门开凤阙鸣鞭肃”描述了宫门开启,仪仗队列整齐,官员们手持马鞭,显示出仪式的严谨和庄重。“驾备鸾舆簇仗齐”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准备就绪,随行的仪仗队伍排列有序。
“玉座衮衣银烛烂”描绘了皇帝坐在装饰华丽的宝座上,周围是明亮的银烛,显示出皇权的威严与辉煌。“金罂汤饵翠帘低”则通过金色的汤药和垂下的翠帘,暗示了皇宫内的奢华与内敛。
最后一句“小臣簪笔还朝晚,路绕芙蓉小苑西”以小臣自述,表达了自己结束早朝后,沿着芙蓉小苑西边的道路归家,反映出宫廷生活的繁忙和臣子们的恭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宫廷早朝的壮观场面,以及臣子们的敬慎态度,体现了古代官僚制度的严谨和皇家气象的宏大。
叔父茅封贵,先帝棣华亲。
平生为善最乐,夙德宛天人。
玉叶金枝方茂,瑶沼丹壶如画,光景镇长新。
五福一日寿,万象总皆春。
正秋分,记初度,绂缠麟。
传宣来自绛阙,瑞采蔚轮囷。
乐有钧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酝,翠釜紫驼珍。
笑把南山指,还以祝严宸。
表海归来后,眠食喜清安。
身轻于鹄,上下山北与山南。
何必交梨火枣,自是霜筠雪柏,岁晚越坚完。
摩诘本无病,微笑指薄团。
天有意,留一老,殿诸贤。
平生出处何似,试把二苏看。
惟有黄门最贵,况是庞眉寿□,九秩阅人间。
持此为公寿,即是寿元元。
暮霞红映沼。
恨柳枝疏瘦,不禁风搅。
投林数归鸟。
更枯茎敲荻,糁红堆蓼。
江寒浪小。
雁来多、音书苦少。
试看尽,水边红叶,不见有诗流到。
烦恼。
凭阑人去,枕水亭空,路遥天杳。
情深恨渺。
无计诉与伊道。
漏声催,门外霜清风细,月色今宵最好。
怎割舍,美景良时,等闲睡了。
世事浑无定。
问人间、翻来覆去,阿谁能忍。
海怒惊涛山相拍,选甚鱼龙不任。
看今古、英雄销尽。
坐对青山闲白日,付长江、流送千年恨。
天有意,唯何甚。
待将洗耳泉边枕。
正梅花、霜寒月白,斗回西柄。
自寿一觞花前醉,醉亸彩幡金胜。
笑儿辈、汾阳中令。
倚遍层楼干阑曲,慨乾坤、渺渺青云影。
无限事,尊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