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所感》
《偶书所感》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钟鼎山林易地难,丈夫出处正相关。

绣鞍大马都门道,却忆西楼看碧山。

(0)
鉴赏

这首诗《偶书所感》由元代诗人李孝光创作,通过对比“钟鼎山林”的生活选择,探讨了人生出处的深意。

首句“钟鼎山林易地难”,以“钟鼎”象征富贵豪华的生活,“山林”则代表隐逸自然的生活。这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反映了人生的两种不同追求与境遇。诗人指出,虽然转换这两种生活方式并非易事,但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人生价值和体验。

次句“丈夫出处正相关”,强调了个人选择生活道路的重要性。这里的“丈夫”不仅指男性,也泛指有志之士。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山林,都与其人格、理想紧密相连,体现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角色的深刻关联。

后两句“绣鞍大马都门道,却忆西楼看碧山”,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前一句描述了在繁华都市中,人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行走在都城的大道上,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繁华。而后一句则转而回忆起在西楼远眺碧绿山峦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也流露出对内心深处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钟鼎与山林、都市与自然的生活方式,探讨了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生活状态中寻找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李孝光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部檄饷军

一劄仓皇下度支,辎车畿外饲熊罴。

旌旗影裹三军悴,鼙鼓声中万马驰。

饷道满忧林莽伏,居民仍促室家移。

干城会食朝悬切,敢避狼锋赴后期。

(0)

登慈云岭

袅袅丹梯一径悬,石门草色斗芳鲜。

诸天磬落重林外,六月寒生叠嶂前。

云拥翠萝翻剑壁,雷喧白画泻龙泉。

回看天际飞涛捲,碧海茫茫起暮烟。

(0)

晋兴道中

水接湘江深复深,楚山迢递映枫林。

四时不断烟岚色,两岸唯闻猿鸟音。

帝子庙荒霜竹冷,伏波台古暮潮侵。

苍梧回首浮云渺,明月清砧动客心。

(0)

彭城道中

秣马肃徒侣,晨征越郊邑。

林莽何萧条,飒飒阴风集。

云是古战场,杀气馀惨恻。

伊昔楚汉交,两雄正相厄。

亘野捲旌麾,摩空耀戈戟。

朱火赫以飞,白龙自奔匿。

恃力亦何为,斗智终靡益。

英雄等物化,劳劳竟陈迹。

空嗟耕陇间,黄沙乱白骨。

(0)

宿承恩寺

何处梁王寺,丰碑勒帝章。

烟花浮翠幄,月影上华堂。

物外何须竞,尘中祇自忙。

老僧参不透,犹尔念金刚。

(0)

吊丘忠臣

宋家末造国不竞,景炎祥兴皆寄生。

腥膻躏轹闽广间,五岭以南无坚城。

当日守臣多爱死,往往全躯保妻子。

楚囚赵虏走且僵,谁似平原颜御史。

狼烟蓦蓦薄韶阳,北门锁钥已锒铛。

封疆之臣诚捍禦,江淮复生真源张。

义士见危当授命,存亡誓与孤城并。

黄尘蔽日云漫漫,公服拜天惟自靖。

委身谁不为良臣,匪躬之故非徇名。

问甚鸿毛与泰山,纲常为重身为轻。

谁道韶城为虏圮,更有金城长万里。

谁道公死非全归,高节清风树人纪。

遗容俨雅非公神,地为河岳天星辰。

烹鲂鳏猗溉鬵釜,吊公忠兮怀好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