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路到深寺,溪流镜样清。
微芳缘岸落,荒竹过墙生。
烘日浅深色,寒鸦断续声。
我来无旧识,素抱与谁倾。
得路到深寺,溪流镜样清。
微芳缘岸落,荒竹过墙生。
烘日浅深色,寒鸦断续声。
我来无旧识,素抱与谁倾。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嵩所作的《至禅居》,描绘了诗人探访深山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得路到深寺”,表达了诗人寻幽探胜,终于抵达宁静的禅寺之路。接下来的“溪流镜样清”运用比喻,形容溪水清澈如镜,环境静谧。
“微芳缘岸落”写岸边飘落的细微芳香,暗示季节更迭,生机盎然。而“荒竹过墙生”则描绘出竹林虽荒芜却顽强生长的景象,富有禅意。接着,“烘日浅深色”描绘阳光透过竹叶,投下斑驳光影,增添了禅寺的静谧氛围。
“寒鸦断续声”以寒鸦的叫声作为背景,增添了寂静中的生动元素,也寓示着禅定中的顿悟可能来自生活中的点滴声响。最后两句“我来无旧识,素抱与谁倾”,诗人表达自己此行的孤独,但内心深处的感悟却无人可以分享,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寂和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沉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禅居生活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独白,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
程生高价传两都,刘子骨相真丈夫。
呼儿当轩试一展,噱噱指点相惊呼。
此应前日坐头客,何乃不语严襟裾。
胸中豪气不可状,但见粉墨无纡馀。
虎头食肉亦天赋,尺面封侯宜不诬。
须知中令有真相,忽效香山悲故吾。
凌烟功臣易磨灭,贞观学士犹传模。
当时人物不易得,曾看风神有此无。
玉鲙金齑昔未尝,几回飞梦到沧浪。
乡关望处归期晚,风水声中去路长。
梅使南来问行驿,雁声北度下斜阳。
囊钱未尽江湖近,拟买渔舟学漫郎。
九月凭栏已怯风,鬓霜留我客愁中。
夕阳看尽烟生树,野水无情天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