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凌朔雪,葵蕊迎朝曦。
从违必本性,去就各有宜。
由余开西秦,管仲霸东齐。
虚名垂竹素,零落同蜉蚍。
我欲策高足,但恐多路歧。
眇彼流珠光,煇煇能几时。
梅花凌朔雪,葵蕊迎朝曦。
从违必本性,去就各有宜。
由余开西秦,管仲霸东齐。
虚名垂竹素,零落同蜉蚍。
我欲策高足,但恐多路歧。
眇彼流珠光,煇煇能几时。
这首诗《遣兴》是清代诗人汪沄所作。诗中以梅花和葵花为引子,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进而联想到人生中的选择与命运。
首句“梅花凌朔雪”,梅花在严寒的冬日里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葵蕊迎朝曦”,向阳而生的向日葵在晨光中开放,寓意着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从违必本性,去就各有宜”两句,诗人借自然现象表达了人生的道理:无论是顺从还是违背,都应遵循事物的本质;选择离开或留下,都有其适宜的时机。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由余开西秦,管仲霸东齐”引用历史典故,以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为例,进一步阐述了顺应时势、把握机遇的重要性。由余辅佐秦穆公,使秦国强大;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霸主,都是因时制宜、发挥个人才能的典范。
“虚名垂竹素,零落同蜉蚍”则表达了对虚名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体现在名声上,而是在于个人的贡献与影响。如同竹简上的文字,虽能流传久远,但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与微小的蚂蚁一样,生命终将消逝。
最后,“我欲策高足,但恐多路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有所作为,追求高远的目标,但又担心道路曲折,难以实现。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深思熟虑。
“眇彼流珠光,煇煇能几时”以流珠(珍珠)的光芒短暂比喻人生的短暂与珍贵。诗人感慨时光易逝,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光发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价值与时间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芦根寒晚雁唼喋,沙觜无人星?靥。
闻有数声何处来,相呼忽动风中叶。
双飞不复过衡阳,翎间犹带橘州霜。
归来影落碧莎冷,愁山一夜攒潇湘。
梦里湘天初积雪,白沟河上琵琶咽。
犹见当年旧节旄,几回拂向穹庐月。
今日出门风雨收,东山西山须可游。
那能束带从王事,且复开尊破客愁。
雁别紫台初辟雪,蝉鸣红树不知秋。
桃花细菊应相笑,岁月无情自白头。
大江风西来,波涛一何浩。
我舟不得发,徘徊越昏晓。
衡运已朔易,曜灵忽东杲。
早出南徐州,草干霜露少。
惨惨沙尘飞,轧轧车轮绕。
寒气来薄人,重裘仅如缟。
日高众鸟翔,天末孤帆杳。
川流与冈势,合沓自回抱。
人生大块间,孰能出其表。
勉为辛苦行,益见颜色槁。
人言野多虎,前驱善相保。
顾非千金躯,祇欲杖穹昊。
共子陈此情,归来卧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