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变昏旦,洞房风露凄。
田禽亦已化,秋兰同蒺藜。
为客久成老,怀人殊未夷。
惨惨白日暮,迢迢归路迷。
世衰不获骋,天远何由稽。
永思读书台,言采山中荑。
一气变昏旦,洞房风露凄。
田禽亦已化,秋兰同蒺藜。
为客久成老,怀人殊未夷。
惨惨白日暮,迢迢归路迷。
世衰不获骋,天远何由稽。
永思读书台,言采山中荑。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初冬》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一气变昏旦”展现了冬季日夜温差大,白天转瞬即逝的特点。"洞房风露凄"则通过冷风寒露渲染出环境的清冷与孤寂。
接下来,“田禽亦已化,秋兰同蒺藜”寓言手法,写田野中的鸟儿已经换羽,秋兰失去了往常的芬芳,如同长满刺的蒺藜,象征着时光变迁,美好不再。
“为客久成老,怀人殊未夷”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并未平息,内心充满哀愁。“惨惨白日暮,迢迢归路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迷茫与失落,夕阳西下,归乡之路遥远而迷茫。
最后两句“世衰不获骋,天远何由稽”感慨世事艰难,个人才能无法施展,同时表达了对远方书斋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回归山林,如“永思读书台,言采山中荑”,过上宁静的读书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玉阙朝回,沙堤烟晓,碧幢光动军容。
虎符熊轼,行指七闽中。
假道吾乡我里,挥金事、思蹑前踪。
倾怀处,萤窗雪案,犹说昔年同。
相看,俱老大,襟期道义,不为王公。
念儿时聚戏,念已成翁。
取借玉壶美酒,还为寿、金盏翻红。
仍频祝,中书二纪,寰海振淳风。
柴作疏篱,茅编小屋,绕堤苦竹黄芦。
老翁蜗处,却自乐清虚。
理钓何妨钩直,据琴又、不管弦无。
逍遥处,都捐世虑,忘我亦忘渠。
雨余。
添美景,眉横山妩,脸媚花腴。
笑凡间粉黛,浓抹轻涂。
客至三杯薄酒,欲眠后、一枕蘧蘧。
起来见,龟翻鹤舞,却是寿星图。
银潢耿耿,正露零仙掌,尘空天幕。
碧玉扶疏□万朵,偏称水村山郭。
巧酝檀英,密包金粟,只待清秋著。
三春桃李,自应束在高阁。
好是月窟奇标,东堂幽韵,不管西风恶。
独立盈盈回首笑,白苇丹枫索索。
折向冰壶,莫教纱帽,醉里轻簪却。
浓芳长在,□疑身在云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