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世岂不长,少年忽已老。
况复涉忧患,余生仅能保。
客乡风土殊,水火异湿燥。
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
宁能逐声利,冰炭置怀抱。
有酒陶一觞,身外无复道。
生世岂不长,少年忽已老。
况复涉忧患,余生仅能保。
客乡风土殊,水火异湿燥。
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
宁能逐声利,冰炭置怀抱。
有酒陶一觞,身外无复道。
这首明代童冀的《后和陶诗·杂诗五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生世岂不长”,感叹生命的有限,接着“少年忽已老”揭示了时光飞逝的无奈。诗人身处异乡,“客乡风土殊”描绘出异地生活的陌生与艰辛,水火湿燥之差异更显生存条件的不易。
“百事每随人,五更起常早”反映出在外打拼的生活常态,为了生计不得不随波逐流,早起劳作。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世俗的纷扰,“宁能逐声利,冰炭置怀抱”表达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宁愿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物所左右。
最后两句“有酒陶一觞,身外无复道”则展现出诗人超脱的心境,即使生活简朴,只要有酒自乐,便能忘却尘世烦恼,达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总戎楚蜀流风远,方驾曹刘思更玄。
出镇雄藩渠已后,登高能赋若为先。
天开图画湘潭月,地逼丹霄石廪烟。
知有仲宣楼独倚,可无叔子泪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