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其三》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其三》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齐城西望接长安,物色凄凉大野寒。

野草如饴尝具美,青霞漠漠可谁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齐城西望长安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与思考。首句“齐城西望接长安”,简洁有力地勾勒出诗人远眺的场景,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齐城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接下来,“物色凄凉大野寒”一句,通过“凄凉”和“寒”字,渲染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大野之上,万物似乎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之中。

“野草如饴尝具美,青霞漠漠可谁餐。”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野草虽美,却只能供人欣赏,无法真正品尝;而那遥远的青霞,虽然美丽,却无人能真正享用。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欲望、满足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思绪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苏幕遮 温温铅鼎,光透廉帏,造化争驰

火初炎,归玉户。
满鼎温温,遍体周天度。
水火抽添依大数。
尽到丹田,须遣教烧住。
自然光,非昼暮。
光射帘帏,可照千千步。
内养还丹他自做。
造化功夫,神圣如针炬。

(0)

苏幕遮 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

昆仑山,出猛水。
一派东流,九曲浊连底。
下流不通无处止。
澄净清清,照见神光体。
金木因,为妙旨。
龙虎相交,何假同元义。
只恐众生难省会。
再举阴阳,切切生惭愧。

(0)

西江月·本是一团血肉

本是一团血肉,惺惺全借阳神。
起居言语是谁灵。
神去更无把柄。
说出万般名相,教人转入迷津。
自从今日悟全真。
妙语奇言不信。

(0)

西江月 以上二首见纸舟先生全真直指,注谓

光彻虚空上下,人人具足无亏。
全真真里露真机。
实证无为不二。
扫去闲名野字,胸中莫滞些儿。
七真五祖只如斯。
悟得真超圣地。

(0)

满江红 呜鹤余音卷一

竖起空拳,休着相、秤*是铁。
敢承当时要,丈夫刚烈。
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时几个齐腰雪。
叹杜鹃、啼得血流枝,谁知切。
哑人梦,难分别。
耳聋汉,偏解说。
有孤峰顶上,木人饶舌。
鸟乌噪猿啼谈不二,松风涧水真玄泄。
这机关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0)

梧桐树·世间人

世间人,须觉悟。
难得人身休辜负。
莫把时虚度。
不离方寸蓬莱岛。
多少时人行不到。
劝君早觅长生路。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