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末造国不竞,景炎祥兴皆寄生。
腥膻躏轹闽广间,五岭以南无坚城。
当日守臣多爱死,往往全躯保妻子。
楚囚赵虏走且僵,谁似平原颜御史。
狼烟蓦蓦薄韶阳,北门锁钥已锒铛。
封疆之臣诚捍禦,江淮复生真源张。
义士见危当授命,存亡誓与孤城并。
黄尘蔽日云漫漫,公服拜天惟自靖。
委身谁不为良臣,匪躬之故非徇名。
问甚鸿毛与泰山,纲常为重身为轻。
谁道韶城为虏圮,更有金城长万里。
谁道公死非全归,高节清风树人纪。
遗容俨雅非公神,地为河岳天星辰。
烹鲂鳏猗溉鬵釜,吊公忠兮怀好音。
宋家末造国不竞,景炎祥兴皆寄生。
腥膻躏轹闽广间,五岭以南无坚城。
当日守臣多爱死,往往全躯保妻子。
楚囚赵虏走且僵,谁似平原颜御史。
狼烟蓦蓦薄韶阳,北门锁钥已锒铛。
封疆之臣诚捍禦,江淮复生真源张。
义士见危当授命,存亡誓与孤城并。
黄尘蔽日云漫漫,公服拜天惟自靖。
委身谁不为良臣,匪躬之故非徇名。
问甚鸿毛与泰山,纲常为重身为轻。
谁道韶城为虏圮,更有金城长万里。
谁道公死非全归,高节清风树人纪。
遗容俨雅非公神,地为河岳天星辰。
烹鲂鳏猗溉鬵釜,吊公忠兮怀好音。
这首诗《吊丘忠臣》由明代诗人谭大初所作,是对南宋末年忠臣丘忠臣的悼念和赞美。诗中描绘了南宋末期国家衰败、外敌入侵的背景,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丘忠臣坚守职责、英勇抗敌的形象。
诗的开篇“宋家末造国不竞,景炎祥兴皆寄生”点明了南宋末期国家衰弱、政权摇摇欲坠的局势。接着,“腥膻躏轹闽广间,五岭以南无坚城”描述了外族侵略者对南方地区的蹂躏,强调了形势的严峻。
“当日守臣多爱死,往往全躯保妻子”则揭示了当时官员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不同选择,有的选择了牺牲自己,有的选择了保全小家。而“谁似平原颜御史”则将丘忠臣与其他守臣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英勇行为。
“狼烟蓦蓦薄韶阳,北门锁钥已锒铛”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局势,丘忠臣坚守韶阳,保卫北门,展现了他作为将领的忠诚和勇敢。接下来,“江淮复生真源张”可能是指丘忠臣在江淮地区重新激发了抵抗力量,显示了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义士见危当授命,存亡誓与孤城并”赞扬了丘忠臣及其追随者的英勇行为,他们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誓死保卫国家。诗中的“黄尘蔽日云漫漫,公服拜天惟自靖”描绘了丘忠臣在艰难时刻的坚定态度,即使面对困境,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国家的忠诚。
“委身谁不为良臣,匪躬之故非徇名”表达了对丘忠臣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他并非为了个人名誉或利益而牺牲,而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最后,“问甚鸿毛与泰山,纲常为重身为轻”进一步强调了丘忠臣的行为超越了个人得失,体现了对道德和正义的坚持。
“谁道韶城为虏圮,更有金城长万里”和“谁道公死非全归,高节清风树人纪”表达了对丘忠臣虽死犹生的精神传承,韶城虽然被敌人占领,但丘忠臣的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却永垂不朽,激励后人。
“遗容俨雅非公神,地为河岳天星辰”赞美丘忠臣的英灵如同山岳和星辰一般崇高,永远照耀着历史的天空。最后,“烹鲂鳏猗溉鬵釜,吊公忠兮怀好音”表达了对丘忠臣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忠诚行为的敬仰,通过祭祀和纪念活动来缅怀这位伟大的忠臣。
整首诗通过对丘忠臣事迹的叙述和赞美,展现了其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英勇表现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臣精神的崇敬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竹翠阴森,寒泉浸、几峰奇石。
销畏日、溪蒲呈秀,水蕉供碧。
筠簟平铺光欲动,纱裯高挂空无色。
似月明、苹叶起秋风,潇湘白。
不敢笑,红尘客。
争肯羡,神仙宅。
且披襟脱帽,自适其适。
靖节窗风犹有待,本初朔饮非长策。
怎似我、心闲便清凉,无南北。
今年生日,庆一百省岁。
喜趁烧灯作欢会。
问先生有甚,阴德神丹,霜雪里、鹤在青松相似。
总无奇异处,只是天然,冷淡寻常旧家计。
探袖弄明珠,满眼儿孙,一壶酒、□向花间长醉。
且落魄、装个老人星,共野叟行歌,太平时世。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
雪野寒空冻云晚。
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
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
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风流老峭,负不群奇表。
弹指超凡怎由教。
把俗儒故纸,推向一边,三界外、寻得一场好笑。
尘缘无处趓,应见宰官,苦行公心众难到。
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待接得、众生总成佛,向酒肆淫房,再逞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