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丹梯一径悬,石门草色斗芳鲜。
诸天磬落重林外,六月寒生叠嶂前。
云拥翠萝翻剑壁,雷喧白画泻龙泉。
回看天际飞涛捲,碧海茫茫起暮烟。
袅袅丹梯一径悬,石门草色斗芳鲜。
诸天磬落重林外,六月寒生叠嶂前。
云拥翠萝翻剑壁,雷喧白画泻龙泉。
回看天际飞涛捲,碧海茫茫起暮烟。
这首诗描绘了慈云岭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岭的雄伟与自然的生机。首句“袅袅丹梯一径悬”,以“袅袅”形容登山之路的蜿蜒曲折,犹如女子轻盈的身姿,而“丹梯”则暗示了山路的色彩与质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石门草色斗芳鲜”,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石门边青草的鲜艳与生机勃勃,仿佛在与大自然的其他元素争奇斗艳。
接下来,“诸天磬落重林外,六月寒生叠嶂前”,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远处的钟声和山峰的寒意赋予了生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诗人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又神秘的世界之中。
“云拥翠萝翻剑壁,雷喧白画泻龙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岭的动态美。云雾缭绕,翠绿的藤蔓在峭壁上翻滚,如同剑刃一般锋利;雷声轰鸣,清澈的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最后,“回看天际飞涛捲,碧海茫茫起暮烟”,这两句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回望时,只见天际波涛翻滚,碧海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深邃,一片烟雾缭绕,充满了诗意与遐想。整首诗通过对慈云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玉润冰清久著名,长安一见眼增明。
笑谈已了关中事,慷慨还成灞上行。
桑落酒边还适意,渭城歌里莫伤情。
寄身琴鹤堂中相,早为皇家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