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照空林,徘徊未忍去。
多恋究多累,掉头未可住。
我生二十年,初受尘垢污。
家计竭中乾,俗状作先驱。
飞鸟求枝楼,三匝方绕树。
大海泛浮萍,归根定何处?
渺茫发大愿,天意肯轻付。
况今千里来,担簦期一遇。
行锁矮屋中,蒸甑热毒注。
密如营窠蜂,困似涸辙鲋。
走雷转肠鸣,渴水乞沫呴。
谁能出尘世,一脱束缚苦?
回头望此湖,万顷迷烟雾。
梦魂时一游,且记湖边路。
斜阳照空林,徘徊未忍去。
多恋究多累,掉头未可住。
我生二十年,初受尘垢污。
家计竭中乾,俗状作先驱。
飞鸟求枝楼,三匝方绕树。
大海泛浮萍,归根定何处?
渺茫发大愿,天意肯轻付。
况今千里来,担簦期一遇。
行锁矮屋中,蒸甑热毒注。
密如营窠蜂,困似涸辙鲋。
走雷转肠鸣,渴水乞沫呴。
谁能出尘世,一脱束缚苦?
回头望此湖,万顷迷烟雾。
梦魂时一游,且记湖边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丰湖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斜阳照空林”,以夕阳映照空旷山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徘徊未忍去”表达了诗人不愿离开的依恋之情,引出下文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多恋究多累,掉头未可住”两句,诗人借飞鸟选择栖息地的犹豫,反思人对情感的追求是否真的带来解脱,还是反而成为负担。这种对“恋”与“累”的辩证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
“我生二十年,初受尘垢污”到“密如营窠蜂,困似涸辙鲋”,通过对比自己生活的艰辛与外界环境的压迫,展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深切感受。飞鸟寻找栖息地的艰难,与蜜蜂在狭窄空间中的忙碌,以及涸辙之鲋的困顿,都象征着人在社会中的挣扎与无奈。
“走雷转肠鸣,渴水乞沫呴”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的痛苦与渴望,仿佛雷声在胸中回响,口渴难耐,只能向他人求助。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公正与帮助的呼唤。
“谁能出尘世,一脱束缚苦?”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回头望此湖,万顷迷烟雾。梦魂时一游,且记湖边路”,则以湖面的烟雾象征人生的迷茫与不确定,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仍有期待,希望能在梦中找到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与客登层台,钩帘看幽壑。
秋色动远林,千厓自空廓。
俯视清川流,或见沙鸟落。
凉飙拂襟袂,閒云浮飞阁。
积案苦相仍,对此聊自乐。
吴山亦佳丽,登临忽疑昨。
书台藤藓荒,伊人久云邈。
馀香有丛桂,三嗅风前萼。
勖哉千古心,勿俾利名缚。
陟彼古城闉,采采水中蒲。
所怀逾云远,各在天一途。
忆昔结发时,情深鱼水娱。
曲折值惊涛,分流异江湖。
眷言始终心,拟彼文竹躯。
抱竹坐永宵,愁心倚寒襦。
冰霜耐岁寒,云雨巫峡孤。
癯躯良可捐,天恩岂容辜。
劲节抱虚心,望望凝苍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