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清可悦,秋色倍撩人。
秋林错锦绣,便如秋复春。
月当秋皓魄,士感秋伤神。
或赋秋气悲,或思秋风莼。
九秋有时尽,秋绪难重陈。
秋天清可悦,秋色倍撩人。
秋林错锦绣,便如秋复春。
月当秋皓魄,士感秋伤神。
或赋秋气悲,或思秋风莼。
九秋有时尽,秋绪难重陈。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名为《咏秋》。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充满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秋天清可悦,秋色倍撩人”开篇即点出秋天的清新与诱人之处,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丽。接着,“秋林错锦绣,便如秋复春”一句,以秋林比作锦绣,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林的斑斓色彩,仿佛在秋天中又看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月当秋皓魄,士感秋伤神”则转向对月光的描写,秋夜的月亮明亮而纯净,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引发了对秋天特有的哀愁与感慨。接下来,“或赋秋气悲,或思秋风莼”两句,通过“赋”和“思”的行为,展现了人们对秋天不同情绪的表达,既有对秋气的悲叹,也有对秋风中莼菜的思念,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九秋有时尽,秋绪难重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秋天情感难以再现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赞美秋天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美好难再的深深思考。
综上所述,《咏秋》一诗通过对秋天景色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