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秋烟浅,山光淡几重。
晓来看远岫,飞去最高峰。
月恨冰壶小,云添水墨浓。
渺然闻见外,清籁散疏钟。
不道秋烟浅,山光淡几重。
晓来看远岫,飞去最高峰。
月恨冰壶小,云添水墨浓。
渺然闻见外,清籁散疏钟。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间烟雾缭绕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山色的淡雅与深远。
首句“不道秋烟浅”,开篇即以疑问语气引出,似乎在说人们往往忽视了秋天烟雾的轻盈与淡雅,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特点。“山光淡几重”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色在薄雾中的朦胧美,几重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接着,“晓来看远岫,飞去最高峰”两句,将时间推进至清晨,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群山,只见烟雾中的山峰在晨光中渐渐显现,仿佛在空中飘浮,最后那座最高的山峰似乎在烟雾中飞去,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月恨冰壶小,云添水墨浓”两句,巧妙地将月、云、水、墨等自然元素融入诗中,通过“恨”字赋予月亮以情感,形象地表达了月光在烟雾中的微弱与凄美;而“云添水墨浓”则描绘了云朵在烟雾中增添了一层深邃的色彩,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渺然闻见外,清籁散疏钟”两句,以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收尾,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与周围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秋日山景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楼起层城,城蟠绝岫,旌旄上拂云天。
看龙蛇阵绕,虎豹关严。
班声一喏桑乾沸,青霄外、震裂恒山。
有英雄骁将,黄金绣铠,白玉雕鞍。
北望杀气腾腾,更飞霜漠漠万里行。
遥把壮心,引动鼙鼓填然。
合当痛饮黄龙府,纵兵十日,蒐畋好生擒开罕。
招徕冒顿,约束楼兰。
黄山巀嶭几万里,乱峰如龙矗云起。
晨昏日月转山腰,三十六轴盘地底。
昆崙渤澥气势来,衡岳匡庐远相倚。
长年冥濛飞烟霞,白日杂遝走麋麂。
玉泉丹砂钟灵根,芝草琅玕长不死。
中有高人事隐栖,缚屋开门乱云里。
崖木野藤时作花,涧水泠泠石齿齿。
床头木瓢白石铛,檐头瓮牖乌皮几。
避世应同尸乡翁,著书还拟鹖冠子。
我亦乾坤放逸人,探奇名山兴未已。
落日长歌招隐诗,采药寻君从此始。
维皇上天佑圣明,景命宣。
五云辉,三台润,七纬光悬。
协气生,嘉祥见,正万民,用群贤。垂衮御经筵。
宵衣勤,政殿礼,圜丘大祀精虔。明水洁,苍璧圆。
秉周文,承殷荐。眷皇家,亿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