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春柳弄疏柔,闭户何曾一醉谋。
只道将家对寒食,三千风雨隔松楸。
街头春柳弄疏柔,闭户何曾一醉谋。
只道将家对寒食,三千风雨隔松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生活的意境。开篇“街头春柳弄疏柔”,通过柳絮飞舞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但紧接着“闭户何曾一醉谋”则表明诗人对外界的物欲毫不在意,宁愿守着自己的小世界,不愿追逐世间的繁华。
中间两句“只道将家对寒食,三千风雨隔松楸”,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隐居情怀。这里的“寒食”指的是清明节后的一种不用火煮食的习俗,可以理解为一种简约生活的象征。而“三千风雨隔松楸”则形容时间长久,自然界的变化巨大,但诗人依旧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外界所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世间的喧嚣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旧居三顾后,晚节重幽寻。
野径到门尽,山窗连竹阴。
昔年莺出谷,今日凤归林。
物外凌云操,谁能继此心。
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
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