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其二》
《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发鞍憩林木,杖策陟陉岘。

岩连岭参错,洲曲岸回转。

白日丽兰薄,原绿静如洗。

啸台既清峻,行窝更幽缅。

慨念昔时人,瞻望泪巳泫。

薜荔夕摇曳,萝径复谁践。

碑板半磨灭,石门积苔藓。

代异道岂隔,事迈迹空显。

独采石间秀,眷此何由展。

逝鹄无卑音,潜虬厌污浅。

旷哉古今意,难与世人辩。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诗《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其二)》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致和怀古之情。首句“发鞍憩林木,杖策陟陉岘”展现了诗人骑马歇息于林中,手持拐杖攀登山路的场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岩连岭参错,洲曲岸回转”描绘了山势起伏、水路蜿蜒的自然风貌。

“白日丽兰薄,原绿静如洗”两句,以明亮的日光映照着青翠的草木,原野一片宁静,犹如被清水洗涤过一般。诗人接着抒发感慨,“啸台既清峻,行窝更幽缅”,表达了对古人遗迹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慨念昔时人,瞻望泪已泫”流露出诗人对往昔人物的怀念,遥望旧迹,不禁泪下。后文“薜荔夕摇曳,萝径复谁践”描绘了藤蔓植物在傍晚摇曳,昔日小径无人再踏,暗示了人事变迁。

“碑板半磨灭,石门积苔藓”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而“代异道岂隔,事迈迹空显”则表达了尽管时代变迁,但历史痕迹犹在。最后,诗人感慨“独采石间秀,眷此何由展”,感叹个人才情难以得到充分展现,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山水之景抒发怀古幽思,体现了李梦阳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志向。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夏日雨中题谔师房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

溅琴移榻避,添砚就檐承。

暗喜同田父,闲听共野僧。

苦吟题壁上,欲改更慵能。

(0)

题浣川·其一

五十知非雪鬓鲜,尚将疏褊谪尘缘。

近来万境心如洗,笑改斜川作浣川。

(0)

城南五题·其四朱亥墓

閒登朱亥游侠墓,却望梁王歌吹台。

台上墓边芳草绿,游人心事立徘徊。

(0)

满江红

筑室依崖,春风送、一帘山色。

沙岛外,渔樵而已,别无闲客。

醉后和友眠犊背,醒来瀹茗寻泉脉。

把心情、分付陇头云,溪边石。身未老,头先白。

人不见,山空碧。约钓竿共把,自惭钩直。

相蜀吞吴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

漫长歌、歌罢悄无言,看青壁。

(0)

游洞霄宫·其二

万木森秋晃碧宫,灵霞栖断憬晨钟。

道人志矣黄庭界,心眼惊旧天柱峰。

(0)

寄云水禅师

千峰耸寒翠,古刹凌秋云。

高人敛幽迹,世事何由闻。

禅石抱苍藓,祖衣含净氛。

有时溪上步,自与鸟猿群。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