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报恩寺还元阁联》
《报恩寺还元阁联》全文
清 / 翁同和   形式: 对联

点灯默坐还元阁;磨墨重题大散关。

(0)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翁同龢所作《报恩寺还元阁联》。翁同龢,晚清名臣,以学问文章著称,其书法亦为一时之冠。此联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其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点灯默坐还元阁”,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点灯,意味着夜幕降临,灯火通明,为夜晚的静寂增添了一抹温暖与光明。默坐,则是静静地坐着,内心沉静,不言不语,仿佛在与天地万物进行无声的对话。还元阁,可能寓意着回归本源、寻找真我之处,或是对历史、自然规律的一种探寻与领悟。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引人进入一个思考与反省的空间。

“磨墨重题大散关”,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与地理。大散关,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重要通道。重题,意味着重新书写或强调,这里可能指的是对过往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或者是对某种精神、信念的再次确认与弘扬。通过“磨墨”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深入思考与准备的过程,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将思考与感悟传递出来。

整联通过“点灯默坐”与“磨墨重题”的对比与联系,既展现了个人内心的平静与深度思考,又蕴含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与探索。这种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宏阔视野的艺术表达,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翁同和
朝代:清

实指“翁同龢”,(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用林择之韵呈陈福公

昔公秉钧衡,金玉我王度。

中年几湖海,偃息安国步。

岿然九鼎重,翩若孤云去。

俯仰天地间,谁哉此同趣。

(0)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其四吟哦室

蒲团竹几睡瞢腾,客问君今几折肱。

身世两忘无可答,起寻诗句绕阶行。

(0)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

不到仙洲岁月移,携壶特地款岩扉。

已惊素雪清人骨,更喜苍烟染客衣。

新赏不妨频徙倚,旧题何事独嘘嚱。

明朝驿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0)

赠于盛二生

昔日丰城剑,寒光射斗牛。

江山馀秀杰,人物尚风流。

二妙今安匹,孤帆各倦游。

还家问师友,折节慕前修。

(0)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其四井泉

开山昔何人,凿此寒泉井。

独夜漱琼瑶,泠然发深省。

(0)

宿云际寺许顺之将别以诗求教次韵

薄暮投花县,联车入翠微。

长林生缺月,永夜照寒扉。

情话欣无斁,离怀怅有违。

勉哉彊毅力,千里要同归。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