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不到仙洲岁月移,携壶特地款岩扉。

已惊素雪清人骨,更喜苍烟染客衣。

新赏不妨频徙倚,旧题何事独嘘嚱。

明朝驿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密庵时的独特心境与所见之景。首句“不到仙洲岁月移”以仙洲比喻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暗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岁月的流逝却未能让他亲临此境,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感慨。

接着,“携壶特地款岩扉”描述了诗人特意携带酒壶,拜访这隐秘的山间小屋,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雅兴,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不同寻常的体验。

“已惊素雪清人骨,更喜苍烟染客衣”两句,通过“素雪”与“苍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素雪不仅使人心灵得到净化,更让诗人感到惊奇;而苍烟则为他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特殊礼物。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触动与喜悦。

“新赏不妨频徙倚,旧题何事独嘘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他愿意在美景前停留,细细品味,同时也对那些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感到怀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更加丰富,既有对当下美好的珍惜,也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最后,“明朝驿骑黄尘里,莫待迷途始赋归”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回到繁忙的世界中去。他提醒自己,不要等到迷失方向时才想起回归,暗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句话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当下的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其一

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0)

题樊侯庙二首·其二

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

邱虚馀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0)

题司门李文园亭

白氏草堂元自葺,陶公三径不教荒。

青蕉雨后开书卷,黄菊霜前碎鹄裳。

落日看山凭曲槛,清风谈道据胡床。

此来遂得归休意,却莫翻然起相汤。

(0)

次韵答李端叔

喜接高谈若饮冰,风骚清兴坐来增。

重寻伐木君何厚,欲赋骊驹我未能。

山影北来浮汇泽,松行东望际钟陵。

相期烂醉西楼月,缓带凭栏濯郁蒸。

(0)

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七

志士难推毂,将如高子何。

心期诚不浅,馀论或相多。

欲向沧洲去,还能小艇么。

鸬鹚西照处,相并晒渔蓑。

(0)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其一

归装衣楚楚,家世印累累。

来作箕帚妇,不忘蘋藻诗。

居然成万古,何啻谒三医。

骑省还秋直,霜侵鬓脚衰。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