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新蜩第一声,吸风饮露出尘清。
无禆时用清何益,何不为鸠唤雨鸣。
五月新蜩第一声,吸风饮露出尘清。
无禆时用清何益,何不为鸠唤雨鸣。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蝉》。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蝉声响起的情景,以蝉喻人,表达了对人才的感慨与期待。
首句“五月新蜩第一声”,点明时间背景,五月正是初夏,蝉开始鸣叫,一声蝉鸣标志着季节的更替,也预示着生机与活力的到来。蝉的首次鸣叫,如同自然界的一次唤醒,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吸风饮露”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蝉在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和露水来维持生命,形象地展现了蝉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清廉、高洁品质的向往。
“出尘清”则进一步强调了蝉的纯净与高雅,蝉在树梢上鸣叫,远离尘嚣,其声音清脆悦耳,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好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无禆时用清何益,何不为鸠唤雨鸣”,则是对前文的深化和转折。诗人借蝉自比,表达了对自身才能未能得到施展的感慨。他提出疑问:如果清廉高洁的品质不能为社会所用,那么这样的品质有何意义?为何不学鸠鸟,为人们带来及时的雨水,即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呢?这里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或人才应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思考,以及对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蝉这一自然界的生物,巧妙地融入了对个人品质、社会角色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哲理之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隔年寒力冻芳尘,勒住东风寂寞滨。
只管苦吟三尺雪,那知迟把一枝春。
灯烘画阁香犹冷,汤煖铜瓶玉尚皴。
花定有情堪索笑,自怜无术唤真真。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炰缩项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干戈隔一川。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
为谋于未然,聪者或莫听。
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
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
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
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
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
仰赖天子圣,乾坤量包并。
苗顽不率德,舜羽舞于庭。
谓此虽异类,有生亦含情。藩篱被触突,譬若豨与?。
驯扰以刍豢,可呼随指令。
称藩效臣职,冠带复人形。
四海得休息,疮痍肉新生。
敢问前孰失,恃安而弛兵。
酒肴为善将,循默乃名卿。
虑患谓生事,高谈笑难行。
一方兵遽起,愚智共营营。
上烦天子仁,旰食忧吾氓。
谋议及台早,幽栖访岩扃。
小利不足为,涓流助沧溟。
大功难速就,仓卒始改更。
徒自益纷扰,何由集功名。
乃知深远画,施设在安平。
今也实其时,鉴前岂非明。
严严经略府,樽俎集豪英。
千营饱而嬉,万马牧在坰。
相公黄閤老,与国为长城。
张子美而秀,文章博群经。
从军古云乐,知己士所荣。
感激报恩义,当来请长缨。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宋·欧阳修】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为谋于未然,聪者或莫听。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未远前日悔,可为来者铭。熙熙彼西人,老死织与耕。狂羝一朝叛,烽火四面惊。用兵五六年,首恶竟逃刑。仰赖天子圣,乾坤量包并。苗顽不率德,舜羽舞于庭。谓此虽异类,有生亦含情。藩篱被触突,譬若豨与?。驯扰以刍豢,可呼随指令。称藩效臣职,冠带复人形。四海得休息,疮痍肉新生。敢问前孰失,恃安而弛兵。酒肴为善将,循默乃名卿。虑患谓生事,高谈笑难行。一方兵遽起,愚智共营营。上烦天子仁,旰食忧吾氓。谋议及台早,幽栖访岩扃。小利不足为,涓流助沧溟。大功难速就,仓卒始改更。徒自益纷扰,何由集功名。乃知深远画,施设在安平。今也实其时,鉴前岂非明。严严经略府,樽俎集豪英。千营饱而嬉,万马牧在坰。相公黄閤老,与国为长城。张子美而秀,文章博群经。从军古云乐,知己士所荣。感激报恩义,当来请长缨。
https://shici.929r.com/shici/iVMdW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