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担终难荷,岩栖尽可攀。
爱闲嫌日短,遇兴不知还。
谷啸风搏虎,窗明月启关。
馀生无异念,赢得放疏顽。
祖担终难荷,岩栖尽可攀。
爱闲嫌日短,遇兴不知还。
谷啸风搏虎,窗明月启关。
馀生无异念,赢得放疏顽。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北山庵居》。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北山庵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事务的超脱。"祖担终难荷"暗示了远离尘世的重负,"岩栖尽可攀"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向往。"爱闲嫌日短"表达了诗人对悠闲时光的珍惜,"遇兴不知还"则透露出他对庵居生活的投入和忘我。"谷啸风搏虎"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山谷间的风声如虎啸,展现了环境的雄浑;"窗明月启关"则营造出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景象。最后两句"馀生无异念,赢得放疏顽"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余生只想享受这份简朴与自由,无他求,只愿做一个率真自在的人。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禅意。
宣圣殿后手植桧,枝叶团团宛如盖。
青霄耸干近百寻,厚地蟠根知几代。
重重白昼布繁阴,瑟瑟虚檐度清籁。
异质肯随凡卉变,奇材独受高人爱。
当年老树久摧残,旁茁孙枝今幸存。
扶持自是神明力,长养偏承雨露恩。
冬来不改冰霜操,春去犹含苔藓痕。
九畴之诗人共爱,南宫之颂时所称。
我闻大别有古柏,黛色参天二千尺。
神鬼英灵长为护,风云变化应难测。
大禹之功久不磨,素王之德终无极。
圣泽流芳可并传,作歌为刻琅玕石。
我闻楷木出孔林,不知何人手亲植。
深根蟠地逾千载,翠色参天过百尺。
枯梢有时落风雨,人间得之争宝惜。
诚如灵寿出恩赐,不数桃榔来异域。
先生何从获此杖,一旦寄来承厚德。
奇纹分明若桃竹,劲节铿锵类金石。
提携终日不忍舍,宝之奚啻百金值。
奉寄高堂白发亲,扶老定应资尔力。
尼父家陬乡,设教在洙泗。
从游三千人,速肖七十二。
夫何大圣人,有德而无位。
名非著一时,道实重万世。
幽幽鲁城北,高冢蟠厚地。
诸徒服心丧,三载庐墓次。
贤哉端木公,舍守凡六祀。
鲁人往从居,厥众犹栉比。
因名曰孔里,岁常供祭祀。
后来诸儒宗,讲礼亦弗替。
过鲁祀太牢,实始汉高帝。
峨峨马鬣封,阅历几千岁。
子孙来陪葬,昭穆分次第。
墓碑列低昂,丛木阴蔽亏。
森森尽桥梓,郁郁总松桧。
奇树多如云,惟楷时所贵。
乌鸟不敢栖,虎兕远潜避。
荆棘不敢生,芝草挺灵异。
仰惟尼父圣,德与天地配。
福泽何绵绵,封爵逮华裔。
昔读东游记,久矣思一至。
今幸经鲁城,瞻拜增仰企。
因过思堂前,感慨发长喟。
《谒孔林》【明·陈琏】尼父家陬乡,设教在洙泗。从游三千人,速肖七十二。夫何大圣人,有德而无位。名非著一时,道实重万世。幽幽鲁城北,高冢蟠厚地。诸徒服心丧,三载庐墓次。贤哉端木公,舍守凡六祀。鲁人往从居,厥众犹栉比。因名曰孔里,岁常供祭祀。后来诸儒宗,讲礼亦弗替。过鲁祀太牢,实始汉高帝。峨峨马鬣封,阅历几千岁。子孙来陪葬,昭穆分次第。墓碑列低昂,丛木阴蔽亏。森森尽桥梓,郁郁总松桧。奇树多如云,惟楷时所贵。乌鸟不敢栖,虎兕远潜避。荆棘不敢生,芝草挺灵异。仰惟尼父圣,德与天地配。福泽何绵绵,封爵逮华裔。昔读东游记,久矣思一至。今幸经鲁城,瞻拜增仰企。因过思堂前,感慨发长喟。
https://shici.929r.com/shici/LrU5JZDi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