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三氏教授文时中惠楷木杖》
《谢三氏教授文时中惠楷木杖》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我闻楷木出孔林,不知何人手亲植。

深根蟠地逾千载,翠色参天过百尺。

枯梢有时落风雨,人间得之争宝惜。

诚如灵寿出恩赐,不数桃榔来异域。

先生何从获此杖,一旦寄来承厚德。

奇纹分明若桃竹,劲节铿锵类金石。

提携终日不忍舍,宝之奚啻百金值。

奉寄高堂白发亲,扶老定应资尔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收到友人赠送的楷木杖后,对其珍贵与价值的感慨。诗中以楷木杖为线索,串联起自然界的生长、历史的传承以及人情的温暖。

首先,诗人提到楷木出自孔林,孔林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接着,通过“深根蟠地逾千载,翠色参天过百尺”两句,赞美了楷木历经千年仍生机勃勃,其翠绿的枝叶直插云霄,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枯梢有时落风雨,人间得之争宝惜”则描绘了楷木在风雨中的顽强,以及人们对其珍视的态度。接下来,“诚如灵寿出恩赐,不数桃榔来异域”将楷木杖比作珍贵的礼物,强调其不同于外来的桃榔,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诗人通过“先生何从获此杖,一旦寄来承厚德”表达了对友人赠杖的感激之情。他赞叹楷木杖的纹理如同桃竹,节节刚劲,仿佛金石般坚实。这不仅是一根杖,更是友情与美德的象征。诗人表示自己不舍得放下这根杖,其价值远超百金,甚至可以用来奉赠给父母,希望它能帮助年迈的双亲安度晚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楷木杖的珍贵与寓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长辈的孝顺之情。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诗酒琴棋客五首和年兄雍都堂·其一

何处能忘诗,删后无真乐。

坝水雪逢春,逋山梅映鹤。

对客腾凤蛟,闭门擅头角。

嗟兹暮蛙声,常使宫商错。

(0)

和弟思斋林园相庆·其二

翛然蜗壳是吾卢,纳纳乾坤世与居。

陶令千瓢长贮月,邺侯四壁祇藏书。

池光潋滟看云度,树色扶疏入夏舒。

童子只虞翁抱瓮,每招猿鹤绊閒居。

(0)

诞日和周茂才

樗寿人间孰并之,我方樗也寿应宜。

自从匠石抛遗日,何限青山无累时。

戏剧斑烂成部落,饮馀沆瀣当琼卮。

千门高大真何似,笑付群驹学骋驰。

(0)

退斋林都宪饯别诗教和答·其二

念年湖海两相望,何幸堂堂共举觞。

乍叙寒暄惊始定,细论故旧感偏长。

烟波满目重倾盖,尊俎临岐又隔乡。

此日一壶花下酒,非关春暮亦堪伤。

(0)

送王学录之大理通判二首·其一

除书春晚下贤关,去去潘舆喜奉攀。

知尔公馀登玉局,碧天无际照苍山。

(0)

西清词六首·其一

璧月珠星满紫坛,莲花齐簇切云冠。

瑶池岂必传青鸟,蓬岛惟应集绛鸾。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