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岩城坐啸中,湖天晴色画船空。
薇垣镇静周方伯,棘寺飞腾汉上公。
环佩乍看燕阙底,旌旗曾闪越台东。
犹怜竹马争迎日,屈指黄金召次公。
十二岩城坐啸中,湖天晴色画船空。
薇垣镇静周方伯,棘寺飞腾汉上公。
环佩乍看燕阙底,旌旗曾闪越台东。
犹怜竹马争迎日,屈指黄金召次公。
这首诗描绘了方伯曾公来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威仪与风范。首句“十二岩城坐啸中,湖天晴色画船空”以宏大之景开篇,岩城坐啸,湖面晴朗,画船空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预示着重要人物的到来。接着,“薇垣镇静周方伯,棘寺飞腾汉上公”两句,运用对仗手法,将曾公比作镇静的方伯和飞腾的汉上公,既突出了其地位之高,又展现了其行事之稳重与才华横溢。
“环佩乍看燕阙底,旌旗曾闪越台东”则进一步描绘了曾公的仪态,环佩叮咚,仿佛在燕阙之下轻盈漫步;旌旗飘扬,曾在越台之东留下辉煌印记,形象地展示了其过往的荣耀与成就。最后,“犹怜竹马争迎日,屈指黄金召次公”两句,以儿童争迎太阳的场景隐喻,表达了人们对曾公的敬仰之情,同时暗示了曾公即将被召回的重要使命,充满了期待与敬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曾公来访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风采与成就,也传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敬意与期待。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驿使相看合寄梅,日边消息几时回。
平生所积故已厚,九万不须风更培。
细雨不湿路,薄云空碍山。
穷居嫌局趣,乘兴偶跻攀。
并水枫初落,悬崖菊未斑。
清游了无累,短句不须删。
温风忽来振柯叶,翻覆手间重变雪。
天公作事岂容料,坐使南人惊旷绝。
朝来送客到江浒,冻骨凛凛吹欲折。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
眼中所历要摹写,拙笔难书非被掣。
叩门好事忽有饷,一盏径能生脸缬。
昌黎咏雪故雄健,取喻未免收琐屑。
争如欧苏两仙伯,一白邂遮群愧瞥。
我今困客乃自困,韩非说难竟死说。
戏诗还与作官同,大错知合几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