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垂杨蘸水。映芳草、萋萋千里。
跋马回堤少年子。拥青娥,向红楼,南酒市。
拼饮莺花底。恣欢笑、粉融香坠。不趁临分醉中起。
但依稀,写柔情,留蜀纸。
一带垂杨蘸水。映芳草、萋萋千里。
跋马回堤少年子。拥青娥,向红楼,南酒市。
拼饮莺花底。恣欢笑、粉融香坠。不趁临分醉中起。
但依稀,写柔情,留蜀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乐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一带垂杨蘸水。映芳草、萋萋千里。" 这两句以柳树和芳草作为开篇,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其中“一带”暗示了诗人行走的轨迹,而“萋萋千里”则展现了草木繁盛的壮观。
"跋马回堤少年子。拥青娥,向红楼,南酒市。"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骑马游玩的情景,“跋马回堤”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而“少年子”则是对自己或同伴的一种称呼。紧接着的“拥青娥,向红楼”中的“青娥”可能指的是美丽的女性形象,或许是酒楼中的歌女,“南酒市”则暗示了诗人游玩的地点是在一个繁华的地方。
"拼饮莺花底。恣欢笑、粉融香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美女共同畅饮的情景,其中“莺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恣欢笑”则是对欢乐时光的一种描绘,而“粉融香坠”则形容了酒精和脂粉香气混合的迷人氛围。
"不趁临分醉中起。" 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饮酒作乐之后,不愿意打断这份愉悦,宁愿在醉酒之中苏醒。
"但依稀,写柔情,留蜀纸。"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纪念,他希望通过文字将这种柔和的情感保留下来,即使是用“蜀纸”(一种质地较好的纸张)来书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际情感以及饮酒作乐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进行艺术加工和情感寄托。
山茶花开菊花紫,青桂童童立花里。
柔姿翠干已可怜,更傍幽丛看花蕊。
山僧揖我临阶坐,眼到栏边心即喜。
便欲携归种郡斋,忍令此地风烟埋。
筑台俯园木,亦既覆华宇。
主翁达生者,作诗榜门户。
谓台乃主人,吾身同逆旅。
台还谓公言,无易浪称与。
天地犹大块,况此一抔土。
我昔未为台,蚁垤动欲雨。
翁欲事畚筑,金锤莫论堵。
轩陛因冠带,松筠渐俦侣。
万物固何常,今日乃前古。
高岸化深谷,白波起桑圃。
短长虽有间,相去能几许。
翁閒宾客至,只此见芳醑。
翁仁妻孥乐,且以馔肥羜。
高明照图史,启塞顺寒暑。
鄙夫不能此,蟋蟀赋其除。
台公默相忘,勿复问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