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膺一命出徂征,勇士堂堂统义兵。
誓志矢心甘效死,愁云落日竟捐生。
香山拟并孤高节,锦水空流咽哽声。
英爽不随阴晦散,夜来长傍斗星明。
荣膺一命出徂征,勇士堂堂统义兵。
誓志矢心甘效死,愁云落日竟捐生。
香山拟并孤高节,锦水空流咽哽声。
英爽不随阴晦散,夜来长傍斗星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一龙为悼念其故友陈衍而作,通过描绘陈衍英勇赴敌、誓死报国的形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
首句“荣膺一命出徂征”,开篇即点明陈衍受命出征,肩负重任,显示出其身负国家使命的庄严与荣耀。接着“勇士堂堂统义兵”一句,赞美陈衍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位统帅着正义之师的英雄人物,凸显了其领导才能与高尚品质。
“誓志矢心甘效死”描绘了陈衍在战场上立下的坚定誓言,表达了他不惜一切代价,为国捐躯的决心。而后“愁云落日竟捐生”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衬托出陈衍英勇牺牲的悲壮情景,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最后一刻的壮烈与悲凉。
“香山拟并孤高节,锦水空流咽哽声”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陈衍比作香山的松柏,象征其高洁的品格,同时以锦水的呜咽之声,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陈衍逝世的哀痛之情。最后,“英爽不随阴晦散,夜来长傍斗星明”则赞美陈衍虽已离世,但其英气与精神却如同星辰般永恒,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寓意深远,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衍英勇事迹的深情追忆,展现了其忠诚、勇敢、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国家、对战友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无限怀念与敬仰。
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
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
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醉入田家去,行歌荒野中。
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折取对明镜,宛将衰鬓同。
微芳似相诮,留恨向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