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投林野违风雨,晚旁尘泥饱送迎。
却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
早投林野违风雨,晚旁尘泥饱送迎。
却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年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以躲避世俗风雨的生活态度。他早晨离开喧嚣的城市,傍晚时分在风雨中行走在满是尘土的小路上,尽管条件艰苦,却甘愿承受。诗人对于那些在街头市井辛勤劳动的屠贩们心存敬意,他们默默劳作,不畏艰辛,而自己则在静谧中聆听车马过桥的声音,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早投林野违风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事的避让;
"晚旁尘泥饱送迎",形象地写出诗人经历风雨后的疲惫,但仍然坚守自己的选择;
"却愧两街屠贩子",流露出对底层人民辛勤劳作的谦卑与敬佩;
"卧听车马过桥声",以宁静的听觉感受反衬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对平凡生活的尊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陈师道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常体现出清贫而高洁的品格,这首诗也不例外。
黯黯离筵夕照收,江城羌笛起边愁。
念君此去三千里,何处关山是楚州。
君不见深闺有女礼自防,心事炯然并秋霜。
江头日日望夫婿,愿身成石立道傍。
人传其下多风雨,天地默与之低昂。
灵犀一点磨不尽,历岁既远名独香。
因思万物皆归寓,独许顽质加冠裳。
刻形肖貌此何态,俨然如在端而庄。
惜哉愚俗竟莫儗,翁媪同处天一方。
呜呼翁媪计虽得,胡不为柱支明堂。
夜来雨足半篙水,西湖荷花纷锦绮。
扁舟载酒作清游,香入衣襟风缓起。
西湖之景天下无,万句千言空满纸。
山依华屋屋依山,湖光渺渺相回环。
因思古人比西子,又见今人比贤士。
东坡诗句脱尘凡,不比今人较形似。
今时亦自有诗人,毫端无穷契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