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院闲来春正迟,箨龙犹自有孙枝。
野夫岂识寻芳意,为爱光风面面吹。
竹院闲来春正迟,箨龙犹自有孙枝。
野夫岂识寻芳意,为爱光风面面吹。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游历鹤林寺时所见之景,以竹院为中心,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
首句“竹院闲来春正迟”,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竹院中春意尚浅,透露出一种宁静与等待的气息。接着,“箨龙犹自有孙枝”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新生的竹笋比作“箨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生长的旺盛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野夫岂识寻芳意”一句,转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通过“野夫”的不解,反衬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独特感知和欣赏。这里的“寻芳意”不仅指寻找春天的美丽景色,更包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最后一句“为爱光风面面吹”,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春风轻拂,带来的是温暖与生机,诗人喜爱这春风,它不仅吹拂着万物,也吹进了诗人的心田,带来了愉悦与满足。这一句以春风作为情感的载体,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院、春景、春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在春日出游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心灵慰藉。
千岩观下碧瑶林,岁晚青青共此心。
隐士归兮花未老,每年来把一杯深。
六月火云高偃蹇,使君有意怜焦卷。
一封红篆驿金龙,雨气倏随炉燎满。
风师避路雷车鸣,石破天惊檐溜倾。
不知稻本颇苏否?
但觉溪声如百霆。
税驾朱旛未云久,造化功成屈伸肘。
我评兹事与天通,知公小试调元手。
清坛深夜宾众真,前驱霓旌後飙轮。
定有灵官识仙伯,报道紫皇思侍臣。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节物今年事事迟,小春全未到东篱。
可怜短发空欹帽,欠了黄花一两枝。
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鋩。
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
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
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
南邻炭未买,北邻绵未装。
敢论酒价涌,束薪逾桂芳。
岂不解蚤计,善舞须袖长。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
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
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
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
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
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