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瓜花、那年时节,幽踪作弄心眼。
明河自古无风浪,偏是断槎难挽。凉讯缓。
问寂寞黄姑,可耐河东岸。天涯念远。
祗恨水双湾,俗尘一点,秋诺暗留恋。
纤云翳,不似巫山一段。鹊桥秀语吟惯。
神仙欢会年年准,那怅会期缘短。缘未浅。
泻万古秋声,都作寻常看。初弦月转。
照机杼谁家,愁丝怨缕,织锦燕新换。
记瓜花、那年时节,幽踪作弄心眼。
明河自古无风浪,偏是断槎难挽。凉讯缓。
问寂寞黄姑,可耐河东岸。天涯念远。
祗恨水双湾,俗尘一点,秋诺暗留恋。
纤云翳,不似巫山一段。鹊桥秀语吟惯。
神仙欢会年年准,那怅会期缘短。缘未浅。
泻万古秋声,都作寻常看。初弦月转。
照机杼谁家,愁丝怨缕,织锦燕新换。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与情感的交织。开篇“记瓜花、那年时节”,以瓜花为引子,唤起对往昔时光的回忆,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怀念。接着,“明河自古无风浪,偏是断槎难挽”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中的挫折与难以克服的困难,表达了面对命运的无奈与挣扎。
“凉讯缓。问寂寞黄姑,可耐河东岸”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抒发,通过询问黄姑(传说中的仙女)是否能忍受孤独,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有人陪伴的心境。接下来的“天涯念远。祗恨水双湾,俗尘一点,秋诺暗留恋”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世俗尘埃的厌倦,同时暗含着对秋天诺言的留恋与不舍。
“纤云翳,不似巫山一段。鹊桥秀语吟惯”中,词人借云遮蔽天空,与巫山的美丽形成对比,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同时也通过“鹊桥”这一意象,联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神仙欢会年年准,那怅会期缘短。缘未浅。泻万古秋声,都作寻常看”则在对比神仙世界的永恒与人间的短暂后,流露出对长久情缘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初弦月转。照机杼谁家,愁丝怨缕,织锦燕新换”以月亮的变化和机杼的忙碌,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不易,同时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状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人在天壤间,共为气躯逐。
岁月自崩奔,冉冉若转毂。
荣乐随云烟,凋零共草木。
亨屯固常物,达者安可速。
奈何此躯骸,未免混世俗。
前年奔大凶,况复堕手足。
零丁旅山阳,逐熟聚衰族。
相逢眼尽白,闭户甘退缩。
左丞镇景亳,相去路重复。
数遣令子来,十里吊荼毒。
子华勇此行,东下甚匍匐。
入门未及言,相向且恸哭。
嗟我颜色枯,须苍鬓又秃。
相别始踰年,世事何反覆。
晤言出世表,但觉白日速。
勘书春雨静,煮药夜火续。
襟怀两澄澹,炯炯抱明玉。
时苦外物喧,又嗟别期促。
和风送归帆,盎动淮气绿。
早寄别后篇,微吟慰孤独。
《送韩三子华还家》【宋·苏舜钦】人在天壤间,共为气躯逐。岁月自崩奔,冉冉若转毂。荣乐随云烟,凋零共草木。亨屯固常物,达者安可速。奈何此躯骸,未免混世俗。前年奔大凶,况复堕手足。零丁旅山阳,逐熟聚衰族。相逢眼尽白,闭户甘退缩。左丞镇景亳,相去路重复。数遣令子来,十里吊荼毒。子华勇此行,东下甚匍匐。入门未及言,相向且恸哭。嗟我颜色枯,须苍鬓又秃。相别始踰年,世事何反覆。晤言出世表,但觉白日速。勘书春雨静,煮药夜火续。襟怀两澄澹,炯炯抱明玉。时苦外物喧,又嗟别期促。和风送归帆,盎动淮气绿。早寄别后篇,微吟慰孤独。
https://shici.929r.com/shici/GL7QDPz3Q.html
十年苦学文,出语背时向。
策力不自知,艺围辄掉鞅。
薄技遭休明,一第君所唱。
拔身泥滓底,飘迹云霞上。
气和朝言甘,梦好夕魂王。
轩眉失旧敛,举意有新况。
爽如秋后鹰,荣若凯旋将。
台府张宴集,吾辈纵谑浪。
花梢血点乾,酒面玉纹涨。
狂歌互喧传,醉舞迭阆伉。
兹时实无营,此乐亦以壮。
去去登显涂,幸无隳素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