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三子华还家》
《送韩三子华还家》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古风

人在天壤间,共为气躯逐。

岁月自崩奔,冉冉若转毂。

荣乐随云烟,凋零共草木。

亨屯固常物,达者安可速。

奈何此躯骸,未免混世俗。

前年奔大凶,况复堕手足。

零丁旅山阳,逐熟聚衰族。

相逢眼尽白,闭户甘退缩。

左丞镇景亳,相去路重复。

数遣令子来,十里吊荼毒。

子华勇此行,东下甚匍匐。

入门未及言,相向且恸哭。

嗟我颜色枯,须苍鬓又秃。

相别始踰年,世事何反覆。

晤言出世表,但觉白日速。

勘书春雨静,煮药夜火续。

襟怀两澄澹,炯炯抱明玉。

时苦外物喧,又嗟别期促。

和风送归帆,盎动淮气绿。

早寄别后篇,微吟慰孤独。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送韩三子华还家》,通过描绘人世间的荣辱更迭、生命无常以及友情的真挚与深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人在天壤间”开篇,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接着描述时间的流逝如同车轮滚滚,生命如同云烟般消散,与草木一同凋零。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脆弱性的认识。

“亨屯固常物,达者安可速。”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命运多舛的接受与理解,指出成功与挫折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过于急切地追求或期待。

“奈何此躯骸,未免混世俗。”诗人感叹自己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接下来,诗人回忆了与友人韩三子华的重逢与离别,描述了两人相见时的悲痛与不舍,以及分别后的思念与孤独。通过“闭户甘退缩”、“闭门未及言”等细节,展现了友情的深沉与珍贵。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祝愿,希望他能乘着和风,带着内心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待,平安归来。同时,诗人也通过“盎动淮气绿”这一景象,寄托了对友人旅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人生、友情、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荀彧饮药

管仲尊周昔相桓,当年文若附曹瞒。

匡朝宁国言虽正,始比高光孰发端。

(0)

春日吟

柳塘花坞矮垣墙,帘捲东风砌草芳。

天理流行随处见,盈虚伸缩可消详。

(0)

乐樵吟

木美牛山斤斧息,烂柯林下度长年。

有时岩底问渔者,利害相论理豁然。

(0)

蒙诏书奖谕寄呈王介甫相公

凤口衔书出九重,帝王亲赐紫泥封。

神光下烛将飞剑,真赏重鸣既哑钟。

砥砺若为酬睿眷,驱驰何敢叹尘踪。

仙翁更借提携力,竹杖由来解化龙。

(0)

离山阳阻风少憩归思浩然

雨寒风横暂停桡,楚望亭南十里遥。

舟刺水村衔燕尾,桥横烟市隐虹腰。

归程不待春潮涨,孤愤难凭斗酒销。

幸有同途江外客,不吟何以慰无聊。

(0)

赠仙居宰陈述古·其四

我爱仙居宰,接人推至诚。

一官厓岸绝,百志惠慈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