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
《塞下》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匹马萧萧去不前,平芜千里见穷边。

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沈霜重天。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ixià
táng / huángtāo

xiāoxiāoqiánpíngqiānjiànqióngbiān

guānshānqiūshēnjiǎoshēngshěnshuāngzhòngtiān

huānghuòxiáncántiějīngfēngshílüèshāxuán

lǒngtóuyuānguīchùhuàzuòyīnyúnfēiyǎorán

注释
匹马:单人骑马。
萧萧:形容马蹄声凄凉。
穷边:边疆尽头,荒凉之地。
鼓角声沈:战鼓和号角声低沉。
荒骨:荒凉之地的遗骨。
陇头:边塞,高地。
冤气:冤屈之气。
阴云:象征愁苦和阴郁的情绪。
翻译
一匹马孤独地前行,却无法前进,眼前展现的是无尽的平原边境。
深秋时节,关山的色彩仿佛凝固,寒霜笼罩的天空中回荡着沉闷的鼓角声。
荒野中散落的白骨可能还带着锈蚀的铁器,冷风吹过,卷起傍晚的沙尘旋转。
那里的冤魂无处安息,化作阴郁的乌云消失在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氛围的刻画,表达了边塞军人的孤独与哀伤之情。

"匹马萧萧去不前"一句,以匹配的马儿为镜头,展现了它们在荒凉的大地上徘徊不前的状态,反映出一种停滞不前的战争氛围和边塞的孤寂。"平芜千里见穷边"则进一步描绘了辽阔无垠的沙漠与边疆的贫瘠景象,通过视觉上的感受,传达出边地的荒凉与贫困。

接下来的两句"关山色死秋深日,鼓角声沈霜重天",则是从色彩和声音两个方面来描绘战争的氛围。"关山色死"形容边塞之秋的萧瑟景象,山色的暗淡无光,给人以一种生命力衰退的感觉。而"鼓角声沈霜重天"则是通过听觉上的感受,表现出战争中军号与寒冷天气相互交织的声音效果,增添了一种肃杀与紧张的情绪。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两句,则转而描写战场上死去的牲畜,骨骸间还夹杂着战争的遗留物——铁器。这一景象不仅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死亡,更隐喻了历史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而"惊风时掠暮沙旋"则是对这荒凉战场上狂风卷起尘沙的情形进行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两句"陇头冤气无归处,化作阴云飞杳然"展现了一种无法释怀的怨恨和哀愁。边塞军人的哀伤之情,无处发泄,却又不得不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消散。这些情感最终化作了阴云,飘渺不定,这不仅形象了士兵们的心境,也映射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远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物与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哀愁与孤独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精神所造成的破坏。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坐客竞置殽核因赋示尹子潜

鱼蟹人人馔,柑橙盏盏诗。

醪芳邻所借,情分客能知。

城外溪山在,门前巷陌卑。

寒虽欺木叶,春已报梅枝。

(0)

初六日呈仲至兄闻告假欲还婺

已是多疏隔,更言当暂归。

岁新云未解,风转雪还飞。

晓岸苍山古,春江白浪肥。

过家无宿留,急此醉芳菲。

(0)

寄章丘

扬雄一区宅,今乃在章丘。

老树叶丛茂,小溪滩乱流。

鸡豚为岁计,谷米望秋收。

晓暮襟怀里,携琴得句不。

(0)

和张祐孤山寺诗

岚光涌翠岑,寺影照波心。

风月明春晓,云霞起夕阴。

两山幽草合,中道绿杨深。

谁与寻诗句,空怀处士林。

(0)

飏糠

飏糠新出米,打谷旋推禾。

健妇行茶碗,痴儿守饭箩。

一秋能饱未,终岁得閒么。

农事无终极,人生可奈何。

(0)

黄巡检摄官八房场闻西岩有龙湫光怪

秋好西岩胜,閒身惜未游。

桂花香乱石,枫叶暗长流。

蜡屐输君适,锦囊牵我愁。

定知风雨夕,龙电震深湫。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