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忧患间,非病即惊老。
神意固有馀,形骸难久好。
白日去堂堂,悲叹迹如扫。
赴此百年期,终须一日保。
人生忧患间,非病即惊老。
神意固有馀,形骸难久好。
白日去堂堂,悲叹迹如扫。
赴此百年期,终须一日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慨,认为人在一生中充满了忧虑和困顿,无论是疾病还是岁月催人老去,都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诗中提到"神意固有馀",虽然精神上可能有所寄托或坚韧,但肉体的衰老却是无法抵抗的自然规律。"白日去堂堂"象征着时光无情流逝,每一天都在悄无声息中消逝,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叹。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悲叹迹如扫",感叹过去的时光如尘埃般一扫而过。最后,诗人面对人生的百年期限,明白终有一天会面临死亡,因此珍惜当下,希望能在有限的日子里找到安宁与保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寓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沈尹默作为清末近现代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人生困境的反思。
二月江南黄鸟鸣,春江千里绿波平。
朱甍碧瓦参差去,水荇兰苕次第生。
风外鞦韆何处笑,日斜钟鼓隔花晴。
洞庭烟霭孤舟远,茂苑芳菲万井明。
唱断竹枝空复恨,流连芳草不胜情。
何时载酒横塘去,共听吴娃打桨声。
五月五日楚江晴,菖蒲叶绿江水清。
楚人乘舟荡双桨,鸣金椎鼓鱼龙惊。
屈原死去不复作,魂兮千古何萧索。
年年空向江中招,薄暮归来风浪恶。
君不见去年今日海子头,花帆锦缆黄龙舟。
中流不戒成仓卒,万岁君王却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