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以精湛笔法捕捉了西塞山前水与云的奇妙变化,以及孤峰映衬下的城郭片月。同时,通过晓烟中的紫蕨、露珠点缀的黄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情寄托。
诗中“西塞山前水似蓝”一句,以“蓝”形容水色,不仅传达出水的清澈,还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深远。紧接着,“乱云如絮满澄潭”则描绘了天空中云朵的蓬勃和变化,给人以动荡心怀之感。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雄伟的山峰与柔和的月光相对比,使读者在想象中构建出一个既壮丽又温婉的夜晚景致。
接下来的“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两句,更是诗人细腻笔触的展现。这里的“爨动”与“烹”,生动地描绘了晨雾中的紫蕨摇曳之态,而“露和香蒂摘黄柑”则是对清晨露珠滋润果实的美好写照,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最后,“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刻重新踏上旅途、寻找心灵栖息之地的向往。这里的“却棹扁舟去”,表达了一种离别与出发的情怀,而“终傍芦花结一庵”则预示着一种隐退与自在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未来某种宁静生活状态的期待。
去乡今几时,未易诘晦朔。
但闻苇溪头,稚柳皆把握。
老岂私我哉,浸润不顿觉。
揽镜忽悟渠,鬓雪颇斑駮。
喜闻贵人来,文字得商搉。
故人五十满,发黑面丹渥。
乃知出处间,相去如许邈。
新诗愈豪放,谈笑出飞雹。
留之不肯住,告别意苦确。
嗟我独何愚,斗米尚俛啄。
诗书久遗忘,志气日龌龊。
讵堪剸剧繁,所愿斸硗埆。
归田不须谋,老圃安用学。
东皋会相从,共醉村酒浊。
君家剑气干牛斗,焰焰寒光半天倚。
胡不长携西入秦,曳裾侯门飒珠履。
奈何俛首桁杨间,手决大狱如倾水。
不向南楼按歌舞,乃提健笔誇豪靡。
独步诗坛数挑战,虽欲争锋吾老矣。
晚来搜揽饥腹空,戏抱添丁玩岐嶷。
苍头剥啄叩我门,急得长篇惊抚几。
嗟予敢望幼度才,哦诗粗可玄晖比。
紫囊成坏本来空,心悟香严聊尔尔。
君如暂辍画眉手,我亦闭关防折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