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前人果州灵泉寺留题二首·其二》
《奉和前人果州灵泉寺留题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律诗

丈六金身百尺宫,门前芳草碍骄骢。

客怀白鹤应能会,诗料青山尽解供。

洗耳泉声偏喜碎,障尘花树不妨重。

西来欲了观风事,肯与山僧论觉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丈六金身百尺宫”开篇,将一座庄严的佛像置于宏大的宫殿之中,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宏伟的氛围。接着,“门前芳草碍骄骢”一句,通过门前生长的青草遮挡了骏马的行进,巧妙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着佛法的深邃与生活的日常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客怀白鹤应能会,诗料青山尽解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鹤和青山赋予了情感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青山则代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洗耳泉声偏喜碎,障尘花树不妨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洗耳泉的流水声虽细碎却悦耳动听,仿佛在洗涤心灵的尘埃;而花树虽被尘土遮挡,但它们依然坚韧地生长,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西来欲了观风事,肯与山僧论觉空”表达了诗人此次来访的目的不仅仅是观赏风景,更深层次的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他愿意与山中的僧侣探讨关于“觉空”的哲学思考,即在万物皆空的观念下,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佛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厓门吊古四首·其三

日日扁舟访海滨,莺花寥落度深春。

驭戎异代俱无策,汉帝繇来自有神。

荒树几行催蜀魄,怒涛千尺泣波臣。

数乘此险惭明发,只恐微丹后古人。

(0)

中宿峡

旧游曾忆逐残春,急雨惊雷夜卜邻。

古刹尚能来远道,劫灰何事付飙轮。

千龄兴废疑先兆,半岭诛锄忆达人。

此日巨灵应有意,片帆如驶度江津。

(0)

梅岭行

谁云梅岭高,山椒鸡犬辨鸣号。

谁云梅岭险,刘汉丸泥曾不掩。

稠叠连峰小径纷,东西百里望如云。

悬车束马皆堪度,缀却关门仍有路。

轮蹄任辇日交加,领将炎服赴京华。

浪誇百二藩南海,岭外较之应十倍。

古来守国在人谋,潼关剑阁未云优。

君王有道干戈偃,玉帛车书侈壮游。

(0)

望圭峰

圭峰历历树灯残,回首冈洲落照寒。

欲上峰头散愁思,厓门东下水漫漫。

(0)

为孝廉弟牧止咏心性堂·其一

欲以居心性,当从心性居。

伐柯则不远,堂构想规模。

(0)

客居五咏·其五菜

荒畦老妇锄,数日菜根舒。

悬思三千客,只望孟尝鱼。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