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曾忆逐残春,急雨惊雷夜卜邻。
古刹尚能来远道,劫灰何事付飙轮。
千龄兴废疑先兆,半岭诛锄忆达人。
此日巨灵应有意,片帆如驶度江津。
旧游曾忆逐残春,急雨惊雷夜卜邻。
古刹尚能来远道,劫灰何事付飙轮。
千龄兴废疑先兆,半岭诛锄忆达人。
此日巨灵应有意,片帆如驶度江津。
这首诗《中宿峡》由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联“旧游曾忆逐残春,急雨惊雷夜卜邻”,以回忆的方式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世界。诗人追忆往昔与友人的欢聚时光,仿佛在那即将消逝的春天里,与朋友一同追逐时光的脚步。紧接着,“急雨惊雷夜卜邻”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暴雨雷鸣的景象,更暗喻了人生中的变故与挑战,如同突如其来的风雨,让人措手不及。
颔联“古刹尚能来远道,劫灰何事付飙轮”,转而关注于自然与历史的永恒对话。古刹虽远,却依然吸引着人们前来参拜,这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也是对历史记忆的追寻。而“劫灰何事付飙轮”则引人深思,历史的烟尘与岁月的车轮,究竟留下了什么?是遗忘还是启示?
颈联“千龄兴废疑先兆,半岭诛锄忆达人”,进一步探讨了时间与变迁的主题。千年的兴衰更替似乎预示着某种命运或法则,而“半岭诛锄忆达人”则暗示了在历史长河中,那些能够洞察先机、勇于改变的人,他们的智慧与行动,如同在山岭间开辟道路,引领着时代的进步。
尾联“此日巨灵应有意,片帆如驶度江津”,以宏大的视角收束全诗。巨灵,常指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此处象征着力量与决心;片帆如驶,描绘出轻盈快速的航行场景,寓意着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只要心怀希望与勇气,就能克服一切障碍,顺利前行。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未来的深刻思考与美好祝愿。
北陆藏冰后,东风入律和。
梅因三弄少,麦赖六花多。
簪盍思喧马,灯游羡闹蛾。
躬耕吾不倦,其奈没田何。
松江牢落一舟归,中有人惊岁月违。
太一自期莲叶是,白衣何恨菊花非。
水收四面郊原阔,霜入千山草木稀。
已分沧洲付吾道,便应从此下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