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卧佛寺》
《宿卧佛寺》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衔命出西郊,散步东林下。

凉飙肃高秋,物色净堪把。

慈云归晚岫,慧日低平野。

入门礼空王,偃息无冬夏。

隐几意沉冥,支颐类潇洒。

莲衾拥贝衲,四坐俱幽雅。

古刹劫何年,废庑馀残瓦。

遥忆西来时,传灯从白马。

忘言设教诠,住想拚身舍。

乾坤一蘧庐,万物一土苴。

本无梦与醒,庄蝶纷虚假。

悠悠经几劫,此意知应寡。

朅来倚绳床,辗转学般若。

形骸念拘束,幻妄甘聊且。

何日投名山,一入远公社。

请證无生言,抑亦先觉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宿于卧佛寺的静谧与深思。诗中以“衔命出西郊,散步东林下”开篇,展现了一幅行走在自然之中的画面,随后转入对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凉飙肃高秋,物色净堪把”,秋风清爽,万物净美,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慈云归晚岫,慧日低平野”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象征佛法的慈悲与智慧,晚霞与落日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慈和慧,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感悟。接着,“入门礼空王,偃息无冬夏”则直接点明了寺庙作为修行之地的特点,无论四季更迭,都是一片静谧与虔诚。

“隐几意沉冥,支颐类潇洒”描绘了诗人静坐冥想的情景,通过“隐几”、“沉冥”、“支颐”等动作,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状态。接下来,“莲衾拥贝衲,四坐俱幽雅”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内修行者的和谐与雅致,将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融为一体。

“古刹劫何年,废庑馀残瓦”两句则转向对寺庙历史的追忆,通过描述破败的建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敬仰与怀念。最后,“遥忆西来时,传灯从白马”提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寺庙环境、个人感悟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内心世界的探索,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景交融”与“寓理于象”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三十石人

何来醉仙人,卓立九秋清。

似盻浮邱子,排空驾鹤征。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二十鍊丹

仙人鍊丹处,孤峰天与齐。

丹成久仙去,空自馀刀圭。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二飞龙

鳞鬣何之而,忆向天门睹。

大地是义经,占乾符九五。

(0)

御园初夏·其三

响钵成诗拙,临池下笔难。

因思行鲜逮,堪以静而观。

味道窗移鸟,忘言篆袅兰。

碧霄如洗净,吾意共高宽。

(0)

御园初夏·其一

山云常送雨,溪籁每迎人。

新笋平安信,苍松夭矫身。

鹤驯常守户,鱼饲不惊纶。

消得愁眉释,诗书结宿因。

(0)

汤山行宫作

神区面平楚,绣屏背雄嶂。

回跸驻离宫,行旌辞武帐。

塞叶已萧条,苑丛犹张王。

新刈晚畦香,曲注温波放。

题句忆去年,云林故无恙。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