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叶迎风,榴花照眼,天中节明朝是。
五十年前,劬劳今日,曾自轻啼声试。
于今老大,痛回首、灵椿早逝。
树背萱花,叹履冰、半生劳瘁。制得彩衣新翠。
彻寿觞、且承菽水。谆谆语儿辈,婉辞车骑。
待得中秋以后,下弦月、清光照丛桂。
母氏千秋,总拼一醉。
蒲叶迎风,榴花照眼,天中节明朝是。
五十年前,劬劳今日,曾自轻啼声试。
于今老大,痛回首、灵椿早逝。
树背萱花,叹履冰、半生劳瘁。制得彩衣新翠。
彻寿觞、且承菽水。谆谆语儿辈,婉辞车骑。
待得中秋以后,下弦月、清光照丛桂。
母氏千秋,总拼一醉。
此诗《天香》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诗中通过“蒲叶迎风,榴花照眼”开篇,以自然景物的生机勃勃象征着母亲的慈祥与活力。接下来,“天中节明朝是”点明了节日的氛围,预示着对母亲的思念将在这一天更加浓烈。
“五十年前,劬劳今日,曾自轻啼声试”,诗人回忆起母亲年轻时的辛劳与付出,以及自己小时候的调皮与母亲的宽容。这一句充满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
“于今老大,痛回首、灵椿早逝。树背萱花,叹履冰、半生劳瘁。”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已步入老年,回想起母亲的离世,心中满是哀伤。萱花的比喻,象征着母亲的慈爱如同萱草般温暖,而“履冰”则暗示了母亲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
“制得彩衣新翠。彻寿觞、且承菽水。谆谆语儿辈,婉辞车骑。”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精心准备寿宴、关爱晚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母亲的尊敬与怀念。母亲的话语如同教诲,即使在忙碌中也不忘关心后辈的成长。
“待得中秋以后,下弦月、清光照丛桂。母氏千秋,总拼一醉。”最后,诗人期待着中秋之后的团圆时刻,希望能在清冷的月光下,与家人共同庆祝母亲的千秋大寿,以一杯酒表达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敬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母亲的回忆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母亲的深深敬仰,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怀念之作。
载酒欲寻江上舟,出门无路水交流。
黄昏独倚春风立,看却花开触地愁。
荷花遮水水漫溪。柳低垂。乱蝉嘶。
舍辔何妨,临水照征衣。
一扇香风摇不尽,人念远,意凄迷。
骑鲸仙子已相知。数归期。赋新诗。
更想翟公,门外雀罗稀。
陶令此襟尘几许,聊欲向,北窗披。
挂冠神武,来作烟花主。
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脍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著些儿雨。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
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著甚来由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