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过,芳节到戎葵。
缠臂细交纹线缕,称身初试碧绡衣。闲步小亭池。
花下意,脉脉有谁知。
试把花梢和恨数,因看胡蝶著双飞。凝扇立多时。
疏雨过,芳节到戎葵。
缠臂细交纹线缕,称身初试碧绡衣。闲步小亭池。
花下意,脉脉有谁知。
试把花梢和恨数,因看胡蝶著双飞。凝扇立多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情感流露。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极富有诗意,展示了古典诗词的美妙。
“疏雨过,芳节到戎葵”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春天来临时轻柔的雨水与花开的声音,这已经为后文的情感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缠臂细交纹线缕,称身初试碧绡衣”则展现了女子精心准备的美丽服饰,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她对这份情意的珍视与期待。
“闲步小亭池”表达了她在一种悠闲、宁静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回忆。"花下意,脉脉有谁知"则透露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无奈,她的情感如同花丛中的幽香,只能自己默默体会,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
“试把花梢和恨数,因看胡蝶著双飞”一句,通过对花梢轻拨和那不知名的忧伤心情的比喩,以及蝴蝶双飞的情景,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这里的“恨”,是她无法与所思之人相见的悲哀,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最后,“凝扇立多时”则描绘了女子在静止中长久凝视,心情沉重,仿佛时间都为她的思念而停滞。这一系列动作与内心活动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妙揭示,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典文学中女性情感的微妙与复杂。
又从连帅请,还作岭南行。
穷海何时到,孤帆累月程。
乱蝉吟暮色,哀狖落秋声。
晚路潮波起,寒葭雾雨生。
沙埋铜柱没,山簇瘴云平。
念此别离苦,其如宗从情。
摄官青琐闼,遥望凤皇池。
谁云相去远,脉脉阻光仪。
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
逸翮凌北海,抟飞出南皮。
遭逢圣明后,来栖桐树枝。
竹花何莫莫,桐叶何离离。
可栖复可食,此外亦何为。
岂知鹪鹩者,一粒有馀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