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佟声远友兄爱予第四儿明渲特甚求养为己子病中赋诗六章敬以托之·其四》
《佟声远友兄爱予第四儿明渲特甚求养为己子病中赋诗六章敬以托之·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渊明旷达但长吟,有子贤愚不系心。

婚嫁难完须大耋,妻孥若弃即长林。

黄头幼稚君能托,绿髓仙真我欲寻。

根向太山如久结,孤生竹筱自森森。

(0)
鉴赏

此诗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佟声远友兄爱予第四儿明渲特甚求养为己子病中赋诗六章敬以托之(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佟声远对其幼子明渲深厚情感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子女养育的深思熟虑。

首句“渊明旷达但长吟”,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旷达性格,暗示诗人对子女教育的宽广视野和超脱心态。接着,“有子贤愚不系心”表明了诗人认为子女的才智高低不应成为父母情感的负担,体现了其对子女成长的宽容态度。

“婚嫁难完须大耋,妻孥若弃即长林”两句,通过描述子女成家立业的不易和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困难面前家庭成员间应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这里“大耋”指年老,“妻孥”指妻子和儿女,整体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

“黄头幼稚君能托,绿髓仙真我欲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子女比作需要照顾的幼童,而诗人则渴望寻找像仙人般智慧与灵性的指引,既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提升的追求。

“根向太山如久结,孤生竹筱自森森”最后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子女如同山中久结的树根,虽然孤独生长,却能自成一片茂密的竹林,象征着子女虽独立成长,但最终会成为家族的骄傲与支柱。同时,这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未来能够茁壮成长、有所成就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子女教育的深思,也有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同时融入了个人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与祝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二

秋花最是黄葵好。天然嫩态迎秋早。染得道家衣。

淡妆梳洗时。晓来清露滴。一一金杯侧。

插向绿云鬓。便随王母仙。

(0)

鹧鸪天·其三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0)

七月五日立秋

故庐归客不胜愁,可是人间晚立秋。

收潦水清如可待,无穷蛭螾看沈浮。

(0)

满庭芳·其一忆庐山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

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

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

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

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

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

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

愁难舍,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

(0)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

扁舟又过楚江东,庐阜霜晴翠埽空。

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岩万壑正秋风。

会观沙界无华处,何必茅斋是梦中。

已悟三生旧知识,不因天竺寺前逢。

(0)

大风怀林伯农

江湖易高风,六月寒㾕㾕。

中宵会急雨,凉意到衾枕。

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

禾头欲生耳,树背各流沈。

不谓晡来霞,横拖半天锦。

初疑鸦翻晴,旋觉虹投饮。

晦明信难料,旸霁吾谁谂。

所思隔江水,笔力望徐沈。

十年一葛衣,肘见尚整衽。

想当风雨夕,忧国愿岁稔。

凄凉新丰邸,避湿几违寝。

何由语连床,共破秋气凛。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