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视圣者高,自高更局促。
暑葛寒以绵,人人赞化育。
莫视圣者高,自高更局促。
暑葛寒以绵,人人赞化育。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曹于汴的《省躬诗》系列之其一二二。曹于汴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多以道德修养和自我反省为主题,这首诗同样体现了这一特色。
“莫视圣者高,自高更局促。”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告诫人们不要仅仅仰望圣贤的高度,而忽视了自己的局限性。这里的“圣者”不仅指古代的圣人,也包括了道德上的楷模和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诗人提醒我们,过分追求或自视为高不可攀,反而会限制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陷入一种狭隘的自我认知中。
接下来,“暑葛寒以绵,人人赞化育。”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迁。夏季炎热如暑,冬季寒冷如葛,而绵则是温暖的象征,代表了调和与适应。这句话暗示了人生就像四季一样,有冷有热,有顺境也有逆境,但只要能够适应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和工作,就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美。这里的“化育”指的是自然界的生长和养育过程,同时也暗喻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与塑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谦逊地看待自己,适应生活的各种变化,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最终获得内心的平和与他人的尊重。
梅花楼头立晴雪,松叶亭根听夜雨。
鼪鼯息响月千山,桃李无言春万树。
刘坑有嘉木,根柯鍊青铜。
云是昔参天,森环梵王宫。
陵谷欻迁改,风雷行地中。
于今五百载,渔父忽相逢。
没渊直下觑,初惊睡骊龙。
玩狎始一探,光怪万仞虹。
百夫共引绠,娄断如飞蓬。
一出千寻底,昂然势摩穹。
伊谁扶大厦,此具信足充。
拟用作津梁,阻滞断可通。
斧斤一暂试,芬芳四随风。
胡为久沈郁,反羡爨下桐。
显晦已千载,有如初植同。
大哉一元气,运用无时穷。
寿此不朽物,会与齐其终。
昔我先君子,受爵每惧盈。
国恩恨未报,遗训昭誓盟。
两兄既即世,与子相须生。
学问若过时,书剑两无成。
年各过五十,以恩厕簪缨。
出虽稍迟滞,亦忝半刺荣。
幸有旧田庐,勤俭可无营。
宦游要及物,闲居亦舒情。
乖隔踰一年,便风劳寄声。
愿言速加鞭,晨兴课归程。
有亲头已白,中夜梦纡萦。
日日迟尔至,一尊欢笑并。
五马固足恋,二毛还可惊。
幸有故园竹,霜葩娱弟兄。
岂务耳目玩,庶令心体平。
一瓢晏共饮,诗书托馀龄。
长孺濮阳人,十世士于卫。
矫制发仓廪,河内被恩霈。
辞令守东海,卧阁动经岁。
田鼢与卫青,未尝屈其贵。
张汤每遭骂,刀笔忝廷尉。
无知五百人,阑出实何罪。
犯颜为力谏,武帝不知愧。
十年死淮阳,不入禁闼内。
呜呼社稷臣,傅爰岂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