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宝莲寺触籁成歌》
《秋夜宿宝莲寺触籁成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墙根小草弱难媚,高梧覆阴助之翠。

凉云洒叶弄凄响,上搏风声斗烦碎。

风声到地引蛩语,蛩语当风促逾苦。

若断不接接以雨,雨在空阶蛩在户。

愁人倚户愁未央,搔搔抑抑来何方?

雨声点点滴愁碎,蛩声引愁续续长。

低檐黯黯沈晚色,虚堂漠漠生惨凉。

亭亭人影瘦屼立,昏灯照壁如夕阳。

挥愁不去且举觞,蛩稀雨歇月上墙。

墙上高梧展风色,墙下幽花动露香。

浩然凭槛歌激昂,天地阒寂疑清商。

云河绳雁不下海,城门秃柳知有霜。

掩帏就枕且安息,酒醒衾凉梦无力。

残月欲堕风益急,蛩复悽悽雨还滴。

浩浩林钟破晓烟,瑟瑟庭墀满黄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在宝莲寺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象,从墙根的小草、高梧的翠绿、凉云的洒落,到风声、蛩语、雨滴,以及最后的月光、黄叶和晨钟,构建了一个充满静谧与哀愁的秋夜图景。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凉云洒叶弄凄响”、“愁人倚户愁未央”,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通过“挥愁不去且举觞”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试图借酒消愁的无奈之举。而“墙上高梧展风色,墙下幽花动露香”则在对比中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与诗人的愁绪形成鲜明对照。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思考。通过多层次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静美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入四明山

四明缅何处,窅渺望仙阁。

云溪路周遭,岑㠋势奔错。

出城亘百里,入谷越万壑。

冰泉皓凝冱,飞栈屡错锷。

阴阴霜厓蔽,浩浩雪风作。

昼夜递光明,天翠色相薄。

访谢情自钟,怀张兴谁托。

徒瞻福地赏,未诣洞天乐。

日精谁能餐,虹丹安可获。

远游多慕思,仿佛蹑乘蹻。

(0)

前溪曲·其二

家住青溪口,门邻白石郎。

小姑洗手处,艳绝独闻香。

(0)

艳曲

鄂君贵弟浮青雀,翠被携来覆榜人。

墙外木兰宫里树,一枝花发两边春。

(0)

送定于柴公观察江右

旷度长才总总殊,早从茂齿握专符。

云深庐岳飞长瀑,天尽鄱阳出大孤。

青帝元神开首路,苍生大命在前驱。

殷勤更切平生泪,未敢临风洒白毹。

(0)

神钩篇赠李子年

吴人铸剑天下无,二子精灵双可呼。

雷鸣电击势飞动,夜深妖血犹模糊。

水犀十万压罗刹,光闪吴钩白如雪。

提携在手鬼夜愁,横行东南摧越绝。

仰抉浮云六合昏,俯斫海水蛟龙奔。

李生才气有如此,无乃古铁之精魂。

君不见荆卿匕首往不回,终作秦王柱下灰。

子房偃蹇遇黄石,灭楚兴刘起三尺。

古来英雄真不同,意气横天贯白虹。

(0)

病起郊行

船放郭门西,花深鸟乱啼。

病馀方厌酒,愁绝强分题。

老鹄徒双鬓,童牛仅一犁。

小桥归路晚,芳草正萋萋。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