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铸剑天下无,二子精灵双可呼。
雷鸣电击势飞动,夜深妖血犹模糊。
水犀十万压罗刹,光闪吴钩白如雪。
提携在手鬼夜愁,横行东南摧越绝。
仰抉浮云六合昏,俯斫海水蛟龙奔。
李生才气有如此,无乃古铁之精魂。
君不见荆卿匕首往不回,终作秦王柱下灰。
子房偃蹇遇黄石,灭楚兴刘起三尺。
古来英雄真不同,意气横天贯白虹。
吴人铸剑天下无,二子精灵双可呼。
雷鸣电击势飞动,夜深妖血犹模糊。
水犀十万压罗刹,光闪吴钩白如雪。
提携在手鬼夜愁,横行东南摧越绝。
仰抉浮云六合昏,俯斫海水蛟龙奔。
李生才气有如此,无乃古铁之精魂。
君不见荆卿匕首往不回,终作秦王柱下灰。
子房偃蹇遇黄石,灭楚兴刘起三尺。
古来英雄真不同,意气横天贯白虹。
这首《神钩篇赠李子年》由明代诗人屠隆所作,以“吴人铸剑”为引,描绘了一幅剑之神韵与力量的壮丽画卷。
开篇即点出吴地铸剑技艺之高超,两位剑客的剑灵仿佛能被呼唤而出,雷鸣电闪之势令人震撼,夜深时分剑上妖血的模糊痕迹更添神秘色彩。接着,诗人以“水犀十万压罗刹”、“光闪吴钩白如雪”等句,生动展现了宝剑的威猛与锋利,以及它在使用者手中的威力,令敌人闻风丧胆,横扫东南,摧枯拉朽。
“提携在手鬼夜愁,横行东南摧越绝”,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宝剑的神威,仿佛连黑夜中的鬼魂都为之颤抖,剑锋所向,东南之地的强敌皆被摧毁。随后,诗人通过“仰抉浮云六合昏,俯斫海水蛟龙奔”描绘了宝剑在空中划破云层,海中斩杀蛟龙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其无坚不摧的力量。
最后,诗人以李生(指李子年)的才气类比宝剑的精魂,暗示其内在的非凡气质和能力。并以历史上的荆轲、张良等英雄人物为例,强调真正的英雄不仅拥有超凡的才气,还具备改变历史的力量。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英雄,表达了对李子年才能与潜力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时代回归的期待。
此诗以剑为载体,借物抒情,不仅赞美了宝剑的神威,也寓意着对人才的推崇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