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是三川客,飘零滞一乡。
死生房太尉,羁旅汉中王。
江汉堪终老,彭嘉各异方。
白鸥如可狎,真欲赋沧浪。
等是三川客,飘零滞一乡。
死生房太尉,羁旅汉中王。
江汉堪终老,彭嘉各异方。
白鸥如可狎,真欲赋沧浪。
这首清代诗人于式枚的《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六)》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敬仰和自身漂泊异乡的感慨。首句“等是三川客”表明诗人与杜甫一样,都是远离故乡的游子,身处他乡。“飘零滞一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流离失所的状态。接下来,诗人将自己比作房太尉和汉中王,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心系国家和历史人物,寄托着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江汉堪终老”表达了诗人对成都江汉之地的深深眷恋,认为这里或许可以作为终老之地。然而,“彭嘉各异方”又暗示了各自命运的无常和人生道路的差异。最后,诗人以“白鸥如可狎,真欲赋沧浪”收尾,借白鸥自由自在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暗含了对杜甫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对杜甫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培塿无大木,■流成回渊。雷雨久郁蒸,乃荐芝房篇。
黎子出播州,此邦信多贤。
郑莫辟坛坫,机云竞联翩。
前辈有典型,聚辉腾星躔。
蓬生且挺出,矧彼楠与楩。
美珵能自照,祥金方出埏。
宫商中琴瑟,将赓清庙弦。
曲儒饰匡济,四野滋戈鋋。
以之贡玉堂,可使涉巨川。
当子登楼日,忆我射策年。
学宦两无成,蹉跎欲华颠。
为农当力田,凿井当及泉。
愿子鉴景光,生才非偶然。
诗人之识靡不空,泰山化入秋毫中。
诗人之才无不有,一弹指现琼瑶宫。
怪公刻画到霜叶,要将染缋分天工。
五莲双劳本一气,直赴东海如奔龙。
正好奇游构妙圣,全收昔遁傲髯翁。
如何舍去不一顾,径与海若论雌雄。
我思楼阁城市世上景,沧溟所乏非为穷。
假借人间作奇幻,无乃滞相难销融。
况闻瀛裨接浩淼,悬乌菟色万灵钟。
本自初天混空有,肯与浮世争啬丰。
道人语我生灭性,尘镜渐露新磨铜。
还将蠡见重叩请,大言静听泱泱风。
时复跨马出,问俗周里廛。
不知我父老,欣欣何所欢。
儿童负藁秸,落日归柴关。
来岁知饱无,今岁足飘箪。
归来一长叹,当时不能餐。
搴茭何无策,乃更取民阛。
谁能夺彼食,以为能吏颜。
哀哀此瘅人,瘅人在我前。
吾乡王先生,忠孝乃天宠。
间关寇贼中,埋名落徭峒。
计脱父与兄,艰危见智勇。
隆武颓残曦,薇蕨采荒茸。
楼居三十年,著书七十种。
学派得横渠,故训翼郑孔。
微言大义炳,百世蓍蔡奉。
余论斥天主,眦裂始作俑。
圣朝采遗书,凿楹出圭珙。
余者三百卷,捃束委尘塕。
雕版未能半,望蜀财得陇。
先生与船山,著述间伯仲。
所嗟生并世,姓字不相诵。
九京如可作,道谊金石重。
讵待歌沧浪,魂梦劳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