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油红旆想青衿,积雪窗前尽日吟。
巢鹤去时云树老,卧龙归处石潭深。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宾御莫辞岩下醉,武丁高枕待为霖。
碧油红旆想青衿,积雪窗前尽日吟。
巢鹤去时云树老,卧龙归处石潭深。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宾御莫辞岩下醉,武丁高枕待为霖。
此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自然景观中吟咏、漫步的闲适情趣。开篇“碧油红旆想青衿”用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油绿的树叶与淡青的衣襟交织,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接着,“积雪窗前尽日吟”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室内赏雪、吟咏诗文的情形。雪花纷飞,堆积于窗前,这个场景既是静谧的,又不失为一种岁月的沉淀。
“巢鹤去时云树老”与“卧龙归处石潭深”则是对自然景观中生命变迁的一种描绘。鹤飞走于云端,显示了高洁自在;而古老的云树与幽深的石潭,则透露出时间的沉淀和自然之美。
“道傍苦李犹垂实”与“城外甘棠已布阴”交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长变化的观察。苦李尚在结果,甘棠则已经成荫,这些细节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感悟。
“宾御莫辞岩下醉”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人与友人在岩石旁饮酒,忘却世俗纷扰,只愿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
最后,“武丁高枕待为霖”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呼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雨水滋润万物的期待。武丁为商代君主,以德治国,能引得甘露降临;这里借此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变迁、季节更替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想。
淮水不绝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吼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
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
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幽居得相近,烟景每寥寥。
共伐临溪树,因为过水桥。
自教青鹤舞,分采紫芝苗。
更爱南峰住,寻君路恐遥。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