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南乡子·其六》全文
- 注释
- 南中:犹言南国。
桄()榔:南方常绿乔木,棕桐树之一种,亦称“砂糖椰子”,其干高大,多产在中国的南方。
暗:一作“里”。
蓼():水草之一种。
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
纤纤抬素手:即“抬纤纤素手”的倒文。
- 翻译
- 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南方水乡的独特韵味。"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这里的“南中”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这句诗表明季节已经进入秋末或冬初,桄榔树叶浓密而蓼花则呈现出鲜红色,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这句诗描绘了细雨过后的情境。微雨使得天气更加清新,而两岸的人家也因为收获而显得温馨。"收红豆"指的是农民在采摘红豆,这里的“红豆”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喜悦。"树底纤纤抬素手"则描写了农妇在树下轻柔地举起手中的红豆,"纤纤"一词形容动作之轻柔,也增添了一份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平淡而真实的一种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吴梦誾归闽
瓯闽在天末,此去整行衣。
久客逢春尽,思家冒暑归。
海云添晚景,山瘴灭晴晖。
相忆吟偏苦,不堪书信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