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眠》
《不眠》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不眠因落叶,秋为一人声。

是夕如闻雁,含风欲过城。

闺中砧杵急,陇上稻粱成。

蟋蟀催人甚,依依岁暮情。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与凄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首句“不眠因落叶”,开篇即点出主题,以“不眠”这一行为引出对秋夜景象的思考。落叶是秋天的象征,它们随风飘落,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思绪。接着,“秋为一人声”一句,将秋夜的声音拟人化,赋予了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

“是夕如闻雁,含风欲过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雁南飞是秋季常见的景象,诗人仿佛在静夜中听到了雁鸣,这声音带着一丝凉意,似乎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同时,风吹过城郭,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闺中砧杵急,陇上稻粱成”两句,转而描绘了农事的繁忙景象。在深秋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准备冬日的物资,砧杵声声,稻谷丰收,一片繁忙景象。这种对比,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也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敬仰。

最后,“蟋蟀催人甚,依依岁暮情”两句,以蟋蟀的叫声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年华易逝的感慨。蟋蟀的叫声在秋夜中显得格外凄凉,它似乎在催促人们珍惜时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赵省斋出示所和天童师偈句亦次其韵·其一

异教何知平与倾,彼倾却是我之平。

饶渠亲识瞿昙面,未必曾逢太白星。

(0)

春欲暮雪作不已简子新·其三

乍暖轻寒春正深,晚云犹解作同云。

从教门外雪三尺,认取沂边春十分。

(0)

人有画花中四伦者偶记毗陵旧诗即题其上·其一

万红深处一花王,犹带姚家宫样黄。

物物有君还有佐,殿春须属召公棠。

(0)

奉和御制太清楼屏风柏连理

禁园绮合群芳茂,瑞柏屏开秀色呈。

托植久依仙杏密,附枝俄接帝梧荣。

非烟结翠和风细,滴露凝华晓日明。

况是岁寒坚节异,亭亭千载表殊祯。

(0)

奉和御制七夕

紫皇宴服出瑶台,仗下凉宵水殿开。

初月上弦光汎滟,横河案户势徘徊。

扇分兰露侵衣滴,帘捲天香拂帐来。

阁道森沉飞绛节,龙璈凤吹凌霄发。

琥车缥缈际烟浔,扣砌迢遥望云阙。

百子池深列宿分,九微灯淡纤尘绝。

云屏轻箑贯双针,彩缕萦风势不任。

露挹琼苏敷碧席,明霞照地光无极。

西汉元封五叶时,猗兰云辇会真期。

何如法坐嘉蕃熟,高振薰弦播缉熙。

(0)

奉和御制玉清昭应宫成

中宸夜驻飞廉辔,东阙朝迎绿错篇。

祇建宝宫朝睟象,载崇金阁奉真铨。

高侔紫极威神异,迥据柔灵胜势宣。

矗矗端平规景叶,煌煌丰丽圣功全。

承隅阳马层云隔,鸣磬花台晓色先。

别笈箓缄龙印字,清坛香奏鹊炉烟。

流泉灌注通河汉,列馆回环接洞天。

玉籁琅璈鸾竞舞,蕊书金简鹤争传。

采梁虹指祺祥集,银榜星分庆赏延。

永镇帝居资曼寿,五城奚取汉迎年。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