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教何知平与倾,彼倾却是我之平。
饶渠亲识瞿昙面,未必曾逢太白星。
异教何知平与倾,彼倾却是我之平。
饶渠亲识瞿昙面,未必曾逢太白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作品,题为《赵省斋出示所和天童师偈句亦次其韵(其一)》。诗中,诗人以一种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佛教异教和其他思想的理解。他指出,不同信仰之间可能存在误解,认为对方看似高深的观念,在自己看来可能只是平常之事。诗人接着以瞿昙(释迦牟尼)和太白星(道教中的星宿)为例,暗示即使对方熟悉佛教教义,也可能未曾触及其他领域的精髓。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寓言性地表达了多元思想之间的相对性和互补性,体现了宋代理学兼容并包的精神风貌。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
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
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
深可蟠厚壤,峭疑接冥鸿。
云軿去路存,丹鼎遗迹空。
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
升龙扳矫矫,飞凤鸣噰噰。
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
星移婺女间,凤驾析木东。
到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
万事皆氛埃,一气归鸿濛。
遐哉上圣道,貌与元化同。
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
功成解冠剑,栖息期此中。
六月红尘如火烈,朝来一雨炎威歇。
渐看蘋末起凉飔,推上冰轮作清绝。
王孙叱驭欲何之,直向铨曹射佳阙。
天生良才必有用,岂应付与哙等埒。
几载低头丐祠禄,岁寒颇获固穷节。
傥逢佳士重荐论,平视朝绅可颃颉。
顾我幽居苦羞缩,却扫柴门学藏拙。
每向水边狎鸥鸟,未遑郊外习绵蕝。
君能脱略时从游,尝鼎一脔端可别。
临行尚作半日留,满泛青瓷话离别。
秋风若遇南飞鸿,好寄一声慰骚屑。
我夙造恶业,半生苦疮疖。
蝇喙利如针,秉箑倦挥灭。
彼蝇业更深,曾不慕香洁。
乘间恣飞舞,嗜此秽脓血。
我虽以慈受,汝愧宁可雪。
狂念傥不悛,善计有一说。
海上逐臭夫,正是汝俦埒。
速往从之游,从容度岁月。
贪痴志愿足,人害永除绝。
相汝下劣躯,不过藉炎热。
徼倖岂可常,肃霜防凛冽。
千竿倏忽散层云,疑有风雷为骏奔。
峻擢已应烦地媪,巧裁仍复借天孙。
已惊虎豹留皮处,更看龙蛇起陆痕。
圣主工夫同造物,坐令温诏发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