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舸清秋暮,吟风锦树开。
前凫冲棹散,后雁逐帆来。
石出滩声转,沙明月色回。
欲知临泛永,试看曙光催。
进舸清秋暮,吟风锦树开。
前凫冲棹散,后雁逐帆来。
石出滩声转,沙明月色回。
欲知临泛永,试看曙光催。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秋时节乘船游览的生动画面。首句“进舸清秋暮”点明了时间与活动,即在深秋傍晚乘坐小舟前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吟风锦树开”一句,以“锦树”形容两岸繁茂的树木,通过“开”字生动地展现了树木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绚烂的色彩所点亮。
“前凫冲棹散,后雁逐帆来”两句,运用了动态对比的手法,前句写水鸟在船桨划动时四散飞去,后句则描绘大雁随着船帆的移动而缓缓飞行,两相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行舟的自由与惬意。
“石出滩声转,沙明月色回”进一步渲染了夜晚行舟的情景。石头露出水面,滩声变换,月光洒在沙滩上,使得月色显得更加明亮。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欲知临泛永,试看曙光催”表达了诗人对这次乘舟之旅的留恋之情。他希望这次的航行能持续更久,甚至期待着黎明的到来,似乎在暗示着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乘舟夜游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人逢春来喜,我逢春来悲。
春来春去催人老,百年光阴能几时。
去年当春发如漆,今年逢春鬓若丝。
人逢春到好颜色,我见春来头愈白。
一片飘潇似雪垂,纵有春风清不得。
忆我初年十四五,每到春来强欲舞。
读书一目数行下,醉后传觞不知数。
一朝辞家入京国,正是莺花二三月。
东风满路马蹄轻,挥鞭走遍长安陌。
此时红颜方少年,瀛洲步武如飞仙。
常临螭陛奉清跸,时拂云笺近御筵。
自从衰病困怀抱,一回见春一回老。
趋朝上马要人扶,形态龙钟貌枯槁。
寻常怕雨又悲风,白日看花如雾中。
酒肠不惯易成醉,诗句懒题那得工。
昔何勇锐今如此,始信蹉跎真老矣。
吁嗟天运本自然,寒暑倏忽相推迁。
老?彭祖今安在,瑶池弱水皆虚传。
眼前岂无旷达者,击节和我春来篇。
《春来曲》【明·解缙】人逢春来喜,我逢春来悲。春来春去催人老,百年光阴能几时。去年当春发如漆,今年逢春鬓若丝。人逢春到好颜色,我见春来头愈白。一片飘潇似雪垂,纵有春风清不得。忆我初年十四五,每到春来强欲舞。读书一目数行下,醉后传觞不知数。一朝辞家入京国,正是莺花二三月。东风满路马蹄轻,挥鞭走遍长安陌。此时红颜方少年,瀛洲步武如飞仙。常临螭陛奉清跸,时拂云笺近御筵。自从衰病困怀抱,一回见春一回老。趋朝上马要人扶,形态龙钟貌枯槁。寻常怕雨又悲风,白日看花如雾中。酒肠不惯易成醉,诗句懒题那得工。昔何勇锐今如此,始信蹉跎真老矣。吁嗟天运本自然,寒暑倏忽相推迁。老?彭祖今安在,瑶池弱水皆虚传。眼前岂无旷达者,击节和我春来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JIcfK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