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氏同我去,伯兄还帝城。
重来应有日,此别不胜情。
一一帆樯去,双双鸥鹭迎。
到家无限好,桑梓尽经行。
仲氏同我去,伯兄还帝城。
重来应有日,此别不胜情。
一一帆樯去,双双鸥鹭迎。
到家无限好,桑梓尽经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解缙所作的《发龙江(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仲氏同我去,伯兄还帝城”,描述了诗人与一位名叫仲氏的朋友一同出发,而他的长兄则返回京城的情景。这里通过兄弟之间的不同行动,暗示了各自不同的命运或追求。
接着,“重来应有日,此别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离别的伤感。这两句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一一帆樯去,双双鸥鹭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船只远去,鸥鹭似乎在为他们送行。这一景象既增添了离别的氛围,也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感人。
最后,“到家无限好,桑梓尽经行”预示着诗人对回家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深情。这里的“桑梓”常用来指代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归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思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离别和乡愁的独特感悟。
茫茫高邮城,下有古战场。
当时鱼盐子,弄兵此跳踉。
燕师扫境出,供馈走四方。
长围匝百里,旌甲耀八荒。
势如泰山颓,一卵安能当。
骄将存姑息,顿刃待其降。
两机不容发,岂暇虑杀伤。
一朝谤书行,将殒兵亦亡。
唶哉三里城,百万莫与亢。
鹿走命在庖,终然属其王。
空余菩萨台,落日风沙黄。
荆山揭高厓,涂山耸横崿。
长淮出两间,中断见斧凿。
洪流受束缚,浪起石斗角。
谁能为此功,在昔大禹作。
至今遗庙存,香火乃寂寞。
我来问邑人,往事竟缅邈。
于时春正深,草木尚荒落。
登临欲开豁,睹兹反不乐。
更伤卞和泣,三献空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