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西江,言望东鲁。云山邈悠,道脩且阻。
睇白云兮天末,憺秋风兮延伫。
西江兮幽幽,跂洙泗兮道阻且修。
爱而弗见兮,我心悠悠。道在天地兮,何所非鲁。
理会吾心兮,靡间今古。我心之存兮,繄道之所。
我家西江,言望东鲁。云山邈悠,道脩且阻。
睇白云兮天末,憺秋风兮延伫。
西江兮幽幽,跂洙泗兮道阻且修。
爱而弗见兮,我心悠悠。道在天地兮,何所非鲁。
理会吾心兮,靡间今古。我心之存兮,繄道之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东鲁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道路遥远、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执着。
首句“我家西江,言望东鲁”点明了诗人的家乡在西江,而心中所向往的是东方的鲁地。接下来的“云山邈悠,道脩且阻”描绘了前往东鲁之路的遥远与艰难,云雾缭绕的山峦,道路漫长且崎岖不平。
“睇白云兮天末,憺秋风兮延伫”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站在天边遥望的情景,秋风吹拂,让诗人久久伫立,思绪万千。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和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忧虑。
“西江兮幽幽,跂洙泗兮道阻且修”将目光转向西江,表达了对这条河流的深沉情感,同时也暗喻了通往东鲁的道路虽艰险,但诗人依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地前行。
“爱而弗见兮,我心悠悠”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深深眷恋,尽管未能亲眼见到心中的理想之地,但这份情感却如细水长流,悠远绵长。
“道在天地兮,何所非鲁”体现了诗人对道义的追求超越了具体地点,无论身处何方,心中的道义与理想都是指引前进的方向。
最后,“理会吾心兮,靡间今古。我心之存兮,繄道之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自我与道义是永恒不变的,无论古今,都应坚守初心。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对道路的挑战、对内心的坚守以及对道义的追求,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
三月天正和,良辰当上巳。
有客期修禊,招携几知己。
连辔出东郊,顿觉异城市。
高亭何岿然,磐石下碨礧。
野旷天欲低,雨过林如洗。
极目众峰青,入座群芳紫。
林鸟惊窥人,睍睆良可喜。
春光倏强半,好景能复几。
当杯且莫辞,不见王与李。
感此三叹息,浮白更酌醴。
欲济无方舟,肩舆涉河水。
水上敞高轩,孤峙河之涘。
轩侧闻流泉,可以漱醉齿。
何处送行人,笙歌乱人耳。
行者君自行,止者吾仍止。
去住亦何常,悲欢竟谁是。
游览未终竟,斜阳已移晷。
策马怅还归,高兴殊未已。
停杯问主人,何日重来此。
《上巳日崔侍御招饮东郊同刘太常涉河游览时李太仆王给谏病不能从侍御索诗戏成二十韵》【明·余继登】三月天正和,良辰当上巳。有客期修禊,招携几知己。连辔出东郊,顿觉异城市。高亭何岿然,磐石下碨礧。野旷天欲低,雨过林如洗。极目众峰青,入座群芳紫。林鸟惊窥人,睍睆良可喜。春光倏强半,好景能复几。当杯且莫辞,不见王与李。感此三叹息,浮白更酌醴。欲济无方舟,肩舆涉河水。水上敞高轩,孤峙河之涘。轩侧闻流泉,可以漱醉齿。何处送行人,笙歌乱人耳。行者君自行,止者吾仍止。去住亦何常,悲欢竟谁是。游览未终竟,斜阳已移晷。策马怅还归,高兴殊未已。停杯问主人,何日重来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uuIV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