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来曲》
《春来曲》全文
明 / 解缙   形式: 古风

人逢春来喜,我逢春来悲。

春来春去催人老,百年光阴能几时。

去年当春发如漆,今年逢春鬓若丝。

人逢春到好颜色,我见春来头愈白。

一片飘潇似雪垂,纵有春风清不得。

忆我初年十四五,每到春来强欲舞。

读书一目数行下,醉后传觞不知数。

一朝辞家入京国,正是莺花二三月。

东风满路马蹄轻,挥鞭走遍长安陌。

此时红颜方少年,瀛洲步武如飞仙。

常临螭陛奉清跸,时拂云笺近御筵。

自从衰病困怀抱,一回见春一回老。

趋朝上马要人扶,形态龙钟貌枯槁。

寻常怕雨又悲风,白日看花如雾中。

酒肠不惯易成醉,诗句懒题那得工。

昔何勇锐今如此,始信蹉跎真老矣。

吁嗟天运本自然,寒暑倏忽相推迁。

老?彭祖今安在,瑶池弱水皆虚传。

眼前岂无旷达者,击节和我春来篇。

(0)
鉴赏

这首《春来曲》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

开篇“人逢春来喜,我逢春来悲”,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不同心境下对春天的感受。接着,“春来春去催人老,百年光阴能几时”两句,道出了岁月无情,时光匆匆的主题。诗人感叹春去春来,年华易逝,百年光阴转瞬即逝。

“去年当春发如漆,今年逢春鬓若丝”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自己从青丝到白发的变化,寓意着青春不再,岁月沧桑。紧接着,“人逢春到好颜色,我见春来头愈白”进一步强调了春色与人老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深深哀叹。

“一片飘潇似雪垂,纵有春风清不得”则借景抒情,以飘落的白发比作雪花,即使春风再清,也无法挽回岁月的痕迹。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哀愁。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一朝辞家入京国,正是莺花二三月。东风满路马蹄轻,挥鞭走遍长安陌。”描述了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以及对京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美好记忆逐渐被岁月侵蚀:“此时红颜方少年,瀛洲步武如飞仙。常临螭陛奉清跸,时拂云笺近御筵。”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开始感受到衰老带来的无力感:“自从衰病困怀抱,一回见春一回老。趋朝上马要人扶,形态龙钟貌枯槁。”描述了自己身体的衰弱与精神的疲惫,以及对衰老的无奈接受。

最后,“寻常怕雨又悲风,白日看花如雾中。酒肠不惯易成醉,诗句懒题那得工。”表达了诗人面对风雨、白日美景时的无力感,以及对饮酒赋诗能力的衰退。诗人感慨于自己从前的勇锐如今已成往事,深感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衰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解缙

解缙
朝代:明   字:大绅   号:春雨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生辰:1369年-1415年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你喜欢

依韵和蔡天启任四明绝句三首时暂来四明便还丹阳颇不乐此后篇为四明解嘲·其三

未识凉风宝殿西,宁惊海角有遗黎。

玉筝无日尝瑶柱,金马何人赏木犀。

(0)

即事二首·其二

药苗晚种已青青,应念尪羸与养形。

肯为嵇生徒著论,便同玄晏剩翻经。

(0)

行县途中读柳子厚诗

征衣穷塞暮冬时,读尽龙城太守诗。

若使生平诗尽在,濯缨无泪为君垂。

(0)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二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下瞰阡与陌。

谷风丽百草,春华纷已白。

良时忽如此,驰景一何逼。

喟彼饭牛诗,终年守寒阨。

恭俭夙所敦,葛屦伤褊窄。

身为物逆旅,生乃远行客。

岂无百日蜡,乐此一日泽。

美人颜煌煌,奇服烂五色。

弹筝奋新响,杯酒纵相索。

斗鸡逐狐兔,六博呼一掷。

贫士悲失职,坎壈何所迫。

安知黄鹄举,随时振六翮。

(0)

句:诗二句

但令有妇如康子,安问生儿比仲谋。

(0)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