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清辇路净无尘,甘露凝珠万树春。
旷野飞鹰腾猎骑,行宫举㧘锡词臣。
仲冬大阅昭时典,此日三驱仰帝仁。
莫道角端曾应瑞,中山今已见麒麟。
霜清辇路净无尘,甘露凝珠万树春。
旷野飞鹰腾猎骑,行宫举㧘锡词臣。
仲冬大阅昭时典,此日三驱仰帝仁。
莫道角端曾应瑞,中山今已见麒麟。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冬季狩猎的壮观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威仪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首句“霜清辇路净无尘”以清冷的霜景衬托出皇家出行的庄严与洁净,暗示了皇帝的尊贵与权力。接着,“甘露凝珠万树春”运用比喻手法,将甘露比作珍珠,不仅描绘了树木上晶莹剔透的露珠,也象征着大自然的恩赐与生机。
“旷野飞鹰腾猎骑”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猎场上的动态景象,飞鹰与猎骑的组合,既体现了狩猎的激烈与速度,也寓意着对自由与力量的追求。“行宫举㧘锡词臣”则描述了皇帝在行宫中对文臣的赏赐,体现了君主对文化与知识的重视,以及治国理政的宽宏大度。
“仲冬大阅昭时典”点明了这次狩猎活动的时间与传统意义,通过“昭时典”强调了这一仪式的正统性和历史传承。“此日三驱仰帝仁”进一步阐述了皇帝的仁慈与智慧,通过“三驱”的狩猎规则,展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莫道角端曾应瑞,中山今已见麒麟”以角端和麒麟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皇帝德行的赞美与期待,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吉祥。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宏大的狩猎场面,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道德寓意,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独特风貌。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
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
天遥梦飞不到,但滔滔、岁月水东流。
南浦春波旧别,西山暮雨新愁。吴钩。光透黑貂裘。
客思晚悠悠。更何处相逢,残更听雁,落日呼鸥。
沧江白云无数,约他年、携手上扁舟。
鸦阵不知人意,黄昏飞向城头。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
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
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
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
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
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
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